梦境经典朗读第二十六组一、作者简介二、作品背景三、作品朗读四、心得体会一、作者简介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之,后改润之),笔名子任。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和书法家。《时代》杂志将其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二、作品背景本词选自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第107页1956年,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突飞猛进的新局面。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1955年毛泽东视察了全部工程。1956年毛泽东巡视南方,又视察了大桥的施工。6月1日、3日、4日毛泽东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写下了此词。三、作品朗读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注释:1.极目楚天舒:极目,放眼远望。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国的地界,故作者将这一带的天空称为楚天。舒,舒展,开阔。2.宽馀:这里指神态舒缓,心情畅快。3.风樯:樯,桅杆。风樯,指帆船。四、心得体会毛泽东很喜欢游泳,于1925年所作的《沁园春·长沙》一词中也有“到中流击水”句。而同时期的游泳诗残句曰:“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毛泽东的气魄之大。在词的上阙,“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这句,化用了古俗谚,点明了自己的行踪。给人一种从远及近、从容到来之仪态。饮水食鱼,本为生活常事,以此来代表视察活动,让人倍感亲切。上阙末,诗人妙引孔夫子慨叹时间的话,如同己出。水逝,时逝,皆无回程,更重要的是要抓住下一刻。“风樯动,龟蛇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在相峙立的龟、蛇二山之间,一座钢铁大桥的身姿,渐渐地拔出水面。“起宏图”就是指大桥。而后“一桥飞架南北”等六句,皆为诗人的想象。六句展示出三个画面:一是大桥建成,南北贯穿图;二是大坝建成,高峡平湖图;三是祥云缭绕,神女下凡图。六句一出,全篇的三个世界随现:现实世界、理想世界、神话世界。而这也是一个领袖对中国的昨天、今天、明天所作出的通盘设计。这已经不仅仅是一首词了,这也是一个革命者、领袖人物点亮的路灯、吹响的号角、规划的蓝图。本词作于1956年,一晃也63年过去了,《游泳》词中诗人所遐想的也全部变成了现实,从1957年通车的武汉长江大桥到去年10月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弹指挥间,沧桑巨变,中国正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对祖国充满崇敬,认真学习,为祖国变得更加强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回望过去,我们应该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应该信心百倍。梦境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