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文件望人口委[2006]14号关于进一步规范生殖保健服务证和生育证审批发放程序的通知各乡镇及城区计生办:为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依法管理生育秩序,根据《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安徽省生殖保健服务证和生育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生殖保健服务证和生育证的申请、审批、发放程序,特提出如下要求:一、证件办理和发放(一)生殖保健服务证:初次生育的夫妻,在孕期内到夫妻一方户籍所在地村民委员会或社区委员会办理妊娠登记,并由村专干协助填写《生殖保健服务证申报登记表》(一式二份),经村(居)委会加盖印章后,报乡镇计生办审批并领取《生殖保健服务证》。计生办工作人员应认真核查其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孕检证明,并将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复印存档。夫妻双方一方属农业户口,另一方属城区户口但不在城区居住的,由农业户口方办理生殖保健服务证,新生儿到城区入户时,加盖城区计生办公章即可。(二)生育证:要求再生育子女的夫妻,须在前一个子女满3周岁或者女方满26周岁后,由本人或本户书面申请,在专干协助下填写《生育证申批表》(一式二份),附男女双方所在村(居)委员会或者所在单位出具的证明、男女双方的户口簿复印件、孕检证明、一张夫妻合影相片,由村专干报乡镇计生办审核。乡镇人民政府、社区居委员会自收到申请和证明材料之日起20日内(需进行病残儿鉴定的除外)提出审核意见,并报县计生委审批。县计生委在20日内做出审批决定,符合条件的,签发生育证;不符合条件的,向申请人送达《不予批准生育通知书》。对每例要求再生育对象的年龄、户口性质、婚育史应认真调查,严格审核证明材料,防止错发证。凡符合政策要求再生育对象,一定要先审批后安排生育指标,凭《二孩生育证发放通知书》取环,怀孕三个月内凭通知书换领《生育证》夫妻双方一方属农业户口,另一方属城区户口但不在城区居住的,由农业户口方办理生育证,新生儿到城区入户时,加盖城区计生办公章即可。二、证件补办。初次生育的夫妻没有办理生殖保健服务证生育的,应当为其补办生殖保健服务证,对不符合法定结婚条件而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在补办生殖保健服务证之前,必须按《条例》有关规定对其进行相应处罚。对补办证的育龄夫妇应提供相应的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符合《条例》规定可以再生育,但未申领生育证妊娠的,乡(镇)人民政府在对其批评教育后,应督促其在生育前补办生育证;符合《条例》规定可以再生育,但未申领生育证生育的,在按《条例》规定对其征收200-500元的社会抚养费后应责令其在30日内补办生育证。生殖保健服务证和生育证遗失者,应及时声明并到发证机关补办。三、证件注销和重新核发。持有生育证因情形变更不符合再生育规定的夫妻,在情形变更后6个月内仍未妊娠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报请县计生委注销其生育证,并书面告知当事人。持有生育证的已婚育龄夫妻户籍发生变动(指户籍迁移至其它县、市、区)时,必须到原发证机关办理《生育证转办证明》,并到现户籍地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在户籍发生变动时已妊娠的,原户籍地签发的生育证有效;未妊娠的,应到现户籍地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重新换发生育证。持有生育证连续9个月不接受孕情检查或不反馈孕检结果的,所持有的生育证不得作为再生育的凭证。经乡(镇)人民政府查证核实未生育的,原持有的生育证仍然有效。符合《条例》规定可以生育的夫妻,其婴儿死亡或妊娠后自然流产的,本人举证,并经乡(镇)人民政府查证核实不属于《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情形者,初次生育的,生殖保健服务证仍然有效;再生育的,应重新核发生育证。四、监督与服务。村级每月例会时,村两委必须对符合政策要求再生育对象的年龄、生育史、婚姻史、户口性质进行评议,并出具证明。村应及时将生殖保健服务证和生育证发放情况在村务公开栏中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对于领取保健服务证和持有生育证已妊娠的妇女,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应做好访视和孕期保健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各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工作人员的服务状况考核,均以该原始记录作为重要依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