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金融监管理论 金融监管理论在企业年金管理中的应用内容摘要:养老保障体系“三大支柱”中的第二支柱即企业年金,在我国还处于需求高涨、潜力巨大的进展起步期,但是对其监管存在较多问题,本文从监管理论角度出发,分析监管理论演化进展历程以及在企业年金监管中的应用,以期对完善我国企业年金监管体系有所启示。 关键词:企业年金监管理论应用 美国 1963 年发生的“斯图特贝克事件”、英国 1991 年发生的“麦克威尔事件”以及我国 2024 年发生的上海社保基金案,对各国企业年金的进展都产生重大影响,事件背后则反映出对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企业年金的监管存在严重问题。本文从监管理论角度出发,分析监管理论演化进展以及在企业年金监管中的应用,以期对完善我国企业年金监管体系有所启示。 主要监管理论的演化进展 监管(Regulation)普遍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通常是指运用法律手段来实现社会经济政策目标的行为,就其本质而言,监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经济过程。企业年金监管本身并无独立理论体系,其思想基础源于一般的金融监管理论。监管理论的进展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美国经济进展紧密相联,事实上,监管的历史就是不断变换政府行为及其重点的动态过程。 在经济学历史上,社会经济生活的监管与非监管呈现交替变化。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完全竞争状态下市场“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社会资源配置优化,实现帕累托最优。但市场往往不能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运转,在许多方面存在缺陷,出现市场失灵,从而导致社会资源不能达到最优配置。自由放任经济导致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要求政府干预经济的呼声日渐高涨,公共利益理论(ThePublicBenefitTheory)应运而生。公共利益理论认为,市场 失 灵 导 致 金 融 资 源 配 置 不 能 实 现 “ 帕 累 托 最 优 ” (Stiglitz , 1981 ;Varian,1996),金融监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是一种降低或消除市场失灵的手段。 在公共利益理论的指导下,政府强化了对经济的管制,其结果是增强了政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府调控能力、摆脱了经济危机,但又陷入了另一个危机:一些国家出现恶性通货膨胀、财政赤字膨胀、官僚政治盛行等负面结果。到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放松和取消政府管制的呼声日益高涨,随之而来的就是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公共利益理论盲目信任政府在纠正市场机制缺陷方面的能力,想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