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铝合金砂型铸造件常见缺陷特征、形成原因及防止、补救办法 铝合金砂型铸造件常见缺陷特征、形成原因及防止、补救办法缺陷名称缺陷特征及发现方法形成原因防止办法及补救措施 1.气孔铸件表面和内部的小孔洞。其表面一般光滑、洁净发亮,呈圆形。皮下气孔则呈梨形; 多分布在铸件表面或靠近型壁型芯处及出气冒口下面。经吹砂后发现表面气孔、经 X 光透视和机械加工后发现内部气孔。 1.由于浇注系统设计不正确,在浇注合金液时带入气体 2.由于铸型透气性不好,型腔内气体跑不出来 3.砂型或型芯材料中混入了有机物或矿物(煤渣、焦碳等)而发气 4.内外冷铁表面和工作表面有气孔和凹坑 1.正确地设计浇注系统,采纳底注式或缝隙式开放浇注系统(浇道比为直:横:内=1:3:3),采纳锥形直浇道,其直径应≤20㎜,防止产生涡流 2.浇注系统各部位的连接处应加工成圆滑转接,避开合金液冲击型腔壁和型芯。浇注时要以连续平稳的液流注入,防止转入空气。 3.采纳透气性好的型砂和芯砂,防止混入有机物或矿物,并在横浇道末端设出气孔 4.充分混合型砂和芯砂,使粘结剂均匀包覆在每颗砂粒表面 5.装配好的砂型和型芯应在 4h 内浇注完毕,防止停留过久而吸潮 6.合理设置冒口,起好补缩和排气两个作用 7.在浇注系统中安设过滤网、集渣缓冲包,使合金液保持稳流 8.合理安放冷铁 9.对要求无气孔、疏松的平面,可放大机械加工余量,以便在机加时去掉有气孔缺陷的表面,或在此平面安放冷铁 2.一般的夹渣呈暗灰色的群集或单个分布在铸件上部水平面上,或在浇注缝隙的导入口,或两铸件壁的转接处,或盲端和铸件内部。在用 X 光透视、喷砂或机械加工后发现 1.原材料及重熔料中混入了夹渣 2.合金液中的熔渣及其它非金属氧化物未排除洁净3.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浇注时把浮渣卷入型腔 4.合金液进入型腔的速度过大,氧化膜或熔渣卷入型腔 5.精炼后扒渣清理不完全,静置时间不够或在高温下搅拌合金液太多而造成再次氧化 6.浇注时断流 1.使用合格的原材料和重熔旧料 2.严格遵守合金的熔炼工艺,保证获得纯净的合金液 3.采纳底注或缝隙开放式浇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注系统,设置撇渣、集渣结构、安设过滤网,加强浇注系统的挡渣作用 4.缓慢平稳连续地进行浇注,保证合格合金液不断流,决不用小容量的浇包浇注大容量的铸型(件)5.充分精炼合金液,在浇注前一定要静置 3~5min,并适当降低合金液的浇注温度 6.采纳带隔板的挡渣浇包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