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高危儿早期干预【早期干预对高危儿作用的观察】高危儿早期干预【早期干预对高危儿作用的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对高危儿进行实施早期干预的措施及作用。方法 采纳 Ameil-Tisom 的 1 岁以内神经运动检查方法及 Gesell 的 3 岁以内小儿智能发育诊断方法等,对我院出生的 120 例高危儿分成干预组和对比组。结果 干预组小儿的体重、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发育商高于对比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干预训练应从孩子出生后就开始,应进行高危儿群体监测和群体干预。 【关键词】 高危儿;高危因素;监测;早期干预 作者单位:xxxx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 在高危儿中,除了一些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后遗症,如脑瘫、智力低下、视力听力障碍、惊厥、精神发育异常等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存在轻度脑功能异常,在婴儿期看来还正常,既孩子的身高、体重及体格发育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但到了学龄前期或学龄期时会出现学习障碍或学习困难[1]。为了减少高危因素所致的不良后果,降低伤残儿发生率,我科于 20XX 年开始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出生的高危儿共 12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实验组 60 例,其中出生窒息 13 例,早产 20 例,低出生体重 9 例,高胆红素血症 21例,颅内出血 2 例;对比组 60 例,其中出生窒息 11 例,早产 16 例,低出生体重 25例,高胆红素血症 23 例。两组婴儿在月龄、性别、出生体重、家庭经济收入、父母文化水平、高危因素构成、干预前体格检查、神经运动检查、Gesell 评分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早期干预方法和内容 干预组:召开家长培训会,讲早期干预的重要性,传授小儿智能发育基本知识,指导婴儿操及按摩,介绍干估计划的具体做法。计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划实施从满月开始,并安排在出生 4、7、12 个月复诊,检查干预效果并指导下一步干估计划,指导家长按计划训练婴儿。对比组:由家长进行正常的生活照顾,不参加家长培训,不提供干估计划,仍然安排在孩子出生 4、7、12 个月复诊。检查孩子在无额外帮助下神经运动发育及智能发育情况。具体方法是: 42 d 时家长带小儿回院学习婴儿抚触、主被动操以及 1~3 个月阶段小儿感知觉动作训练的方法,并配以指导处方和 VCD。生后 3、6、9、12 个月时, 家长带小儿来早教门诊应用儿-心量表进行智能测评,根据测评结果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