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高贵的马早已习惯宠辱不惊高贵的马早已习惯宠辱不惊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一个庸常的年代缺乏的是热血 宽阔的公路上已没有马 轮子载来更迅疾的岁月 灯海的辉煌令马蹄淡远 高贵的马早已习惯宠辱不惊 ——雷艳华《王者后裔》 一 与赵凯第一次见面,是在 20XX 年的夏天。那一年,辽宁省作协在凤城大梨树沟组织签约作家采风活动。那一年,是他在省作协和沈阳市政府的关怀救助下,置换人工双髋关节,重新站立起来,还恢复了部分行走能力的第三年。此次采风活动,作家李铭负责照顾“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赵凯,比如辅助他上下车、穿袜穿鞋等。在李铭的穿针引线下,我与赵凯成了一见如故的文友。 我也是一位类风湿病患者,因为患病的程度较轻,我认为我是没有资格说我与赵凯是同病相怜的。赵凯的痛与苦只有他本人能够体悟,我所能做的,是尽我所能去倾听赵凯,理解赵凯。 赵凯是不幸的,他的不幸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宿命的不幸。他来到人间的时间是 1970 年 1 月 30 日;他出生的地方是沈阳市辽中县老观坨乡后老薄村。他 9 岁患类风湿,18 岁瘫痪在家,成为“板状人”。赵凯说,他从识字起就喜爱读书,在儿时看“小人书”的时候,他就想长大后要写“大书”。为了实现他的心中所想,14 岁时,他参加了《鸭绿江》文学创作函授中心;19 岁时,他在《文学之友》上发表了处女作——散文诗《我把笔伸向太阳》。 此后的岁月,赵凯身为乡村老师的父亲、他的三哥、他的母亲,先后离他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而去。没有离开他的,是文学,是写作。是写作,让赵凯的亲人、经历、苦难,以一种“重生”的方式,回到了人间,回到了他的读者面前。赵凯的作家梦,也因而有了一串渐行渐清楚的足迹:20XX 年,他的散文《想骑大鱼的孩子》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20XX 年,他的散文集《我的乡园》入选全国百部农民作家大地印丛书,并获该年度“辽宁作家十大好书”;20XX 年,他的长篇小说《马说》入选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并获沈阳市“五个一工程奖”……浴火重生的赵凯,已成为名实相符的作家赵凯,也是部分实现了“长大后写大书”的赵凯。 这是一种馈赠,尽管这种馈赠的代价太多昂贵,但人要学会面对与接受,正如作家刘兆林所言:“不幸是个非常残酷无情的家伙,害得多少人苦不堪言,甚至痛不欲生,但有时也可以成为严师,会培育出优秀的人。这本书的作者赵凯,就是不幸用无情的手培育的优秀青年。”(刘兆林《我的乡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