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Brunnstrom 运动恢复Ⅰ阶段Brunnstrom 分期 I 期康复治疗一.维持床上正确体位。对于偏瘫患者的床上正确体位主要是为了预防以后可能出现的上肢屈肌痉挛和下肢伸肌痉挛模式, 即实行对抗痉挛的体位, 要求患侧上肢处于伸展位, 下肢处于屈曲位。具体方法如下: 1.仰卧位: 头部放在枕头上, 面部朝向前患侧, 枕头高度要适当胸椎不得出现屈曲, 患侧肩关节下方挪一个, 使肩胛骨向前突, 上肢肘关节伸展, 置于枕头, 使肩胛骨向前突, 上肢肘关节伸展, 置于枕头上腕关节背伸, 手指伸展。2.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 患侧肩胛带向前伸, 肩关节屈曲, 肘关节伸展, 前臂旋后, 腕关节背伸, 手指伸展。头及颈椎上部屈曲下鄂内收, 患侧上肢向前方伸出, 肩关节屈曲角度要小于 90°, 肩胛骨内侧缘和胸廓的平面与床接触, 预止肩关节因受压页产生痛苦。3.患侧在上方的侧卧位: 患侧上肢向前方伸出, 肩关节屈曲约90°, 下面用枕头支持, 健侧上肢能够自由摆放。二.床上体位变换三.按摩和被动活动 进行从远端至近端的按摩, 特别注意对患者的腕, 手, 肩及下肢的按摩, 以利于改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缓解痛苦预防压疮和静脉炎。按摩后可进行各关节的被动活动, 上肢主要注意掌指关节和肩关节, 下肢应注意踝关节。被动活动进应注意患者的耐受情况, 手法宜柔和, 对于存在关节活动受限, 痛苦等情况的患者应采纳关节松动术进行重点操作。三.3.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的应用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以健侧肢体的主动运动或抗阻力活动来经过中枢性促进产生联合反应共同运动来诱发患侧肌肉的收缩, 从而产生患侧运动的作用。也可实行兴奋性的促进手法提高迟缓肌群的张力, 促使软弱无力的肌群出现收缩主要操作如下: 手法 功能内容a, 各种反射联合反射 健侧上肢抗阻伸肘拉弓反射 头转向右, 右臂伸肌兴奋, 左臂屈肌兴奋旋腰反射 腰向左转斜板反射 向左倾斜b, 感觉刺激 触压刺激 快速刷擦和轻触摸上肢伸侧皮肤, 轻叩拍打伸肌腱或肌腹温度刺激 用冰快速擦刷或局部放置3——5秒挤压 加强对肩肘关节和伸肌肌腹的挤压牵拉肌肉 快速 轻微地牵张伸肌群特别感受器刺激 把患侧上肢放在可见的地方上肢活动模式 患肢伸展位从体侧上举过头, 手指展开, 掌心向外上。 Brunnstrom 运动恢复Ⅱ阶段1、 床头抬高坐位训练: 床头渐抬高, 每个位置患者能维持30分钟, 则渐加10度再训练, 直至能床边坐起, 无靠位平衡练习。2、 翻身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