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口腔炎洪江市妇计中心内儿科陈娟概述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护理要点0102030401第一部分概述疱疹性口腔炎疱疹性咽炎是小儿感冒的一种特殊表现,由一种称为“柯萨基病毒A组”的病毒引起。夏秋季节多见,常在托儿所、幼儿园有小流行,婴幼儿多一些。概述当出现疱疹性咽炎时,多数孩子血液中白血球不升高或下降(细菌感染时白血球常常升高,病毒感染白血球正常或降低)。疱疹性咽炎临床症状有发热、咽痛,在口腔里、软腭上和扁桃腺、悬雍垂上出现小疱疹。疱疹的初期是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孩子往往因为咽痛而流涎、拒食。婴幼儿因为不能诉说咽痛,所以日夜哭闹,不能睡眠。一般病程在7天左右。患病的孩子会突然呕吐、高温在39℃左右,不想要吃东西,特征02第二部分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原发性疱疹性口炎(1)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以6个月~2岁最多。(2)前驱症状较重,可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3)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均可受累,以邻近乳磨牙(成人前磨牙)的上腭和龈缘处最明显,主要表现为成簇小水疱,易破,形成大面积糜烂面。(4)病程约7~10天,有自限性。复发性疱疹性口炎(1)常见于成人,病程约1~2周。(2)诱因包括感染、疲劳、日晒、局部刺激、情绪紧张、胃肠功能紊乱、环境改变等。(3)病损部位一般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处,主要表现为灼热-起疱-糜烂-结痂的过程。(4)病损愈合后不留瘢痕,但可有色素沉着。03第三部分诊断要点疾病诊断检查口咽及鼻咽粘膜弥漫性充血、肿胀、腭弓及悬壅垂水肿,咽后壁淋巴滤泡和咽侧索红肿;表面有黄白色点状渗出物,下颌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体温可升高至38°C,根据病原的不同白细胞可增多,正常或减少。因慢性咽炎的病程发展缓慢,病变部位隐蔽,故往往早期不易明确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仔细检查咽部,对于咽反向敏感或不能配合检查的病人采用纤维鼻咽镜检查。必要时做活检,以明确诊断,排除鼻咽肿瘤。摄颅底X线片及颅脑CT或磁共振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专家提醒,在慢性咽炎的诊断中,应注意与下列几种病症相鉴别:1.慢性单纯性咽炎。表现为咽部粘膜慢性充血2.肥厚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部粘膜充血肥厚,粘膜下有广泛的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3.是慢性萎缩性咽炎。主要表现为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萎缩变薄,咽后壁有痂皮附着,分泌减少。鉴别诊断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口炎型口疮多形性红斑手足口病为散在分布的单个小溃疡,病程反复,不经过发疱期,溃疡主要分布于口腔内角化程度较差的黏膜处,不造成龈炎,儿童少见,无皮肤损害。由柯萨奇A16病毒引起,在口腔黏膜、手掌、足底出现散在水疱、丘疹,数量不等,口腔内水疱易破,形成溃疡。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水疱沿三叉神经分布成带状排列,不超过中线,疼痛剧烈,愈后一般不再复发。多形性红斑:一组累及皮肤和黏膜,以靶形或虹膜状红斑为典型病损的急性炎症性皮肤黏膜病,口腔黏膜充血水肿,有时可见红斑及水疱,疱易破,遗留糜烂面,表面有大量渗出物形成厚的假膜。治疗治疗全身抗病毒治疗:核苷类抗病毒药和利巴韦林,对于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可口服阿昔洛韦200mg/次,5次/日,或者利巴韦林200mg/次,3~4次/日。局部治疗:口腔黏膜局部用药,常使用的制剂有溶液、糊剂、散剂及含片,如复方硼酸溶液、0.1%~0.2%洗必泰溶液含漱,酞丁胺软膏、阿昔a洛韦软膏局部涂擦,锡类散、养阴生肌散局部使用,葡萄糖酸氯已定片含化等;对于复发性唇疱疹还可用氦氖激光局部照射。对症和支持疗法:病情严重者应卧床休息,进食困难者可静脉输液,补充维生素B、C等。中医中药治疗04第四部分护理要点护理要点保持空气流通。是防治慢性咽炎的有效措施。居室空气干燥及过冷、过热、过湿都可影响咽部粘膜的防御机能,造成功能障碍,咽部感觉异常,日久而成慢性咽炎病变。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可以保持口腔清洁。同时,防治口鼻疾病,消除炎性病灶,对预防咽喉炎也有帮助。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日常生活中以茶为饮品除预防和改善治疗炎症外还能调节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