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考研专业课培训专家网址: 上海理工大学硕士讨论生入学考试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详解考试科目: 区域经济学一、 名词解释( 每题 10, 共 40分) 1.库兹涅茨法则2.增长极3.地域生产综合体4.县域经济二、 简答题( 每题 20分, 共 60分) 1.简述梯度开发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2”—”.谈谈中国 非均衡增长协调进展 战略。3.试析城市经济协作区的类型及其进展。三、 论述题( 每题 25分, 共 50分) 1””.试谈谈你对长三角 沿江开发 战略的看法。2.结合区域经济学原理谈谈你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发战略的认识。参考答案 上海理工大学硕士讨论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区域经济学一、 名词解释( 每题 10, 共 40分) 1.库兹涅茨法则: 即倒 U字假说, 又称库兹涅茨曲线。在经济为充分进展的阶段, 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进展而趋于不平等; 其后, 经历收入分配临时无大变化的时期; 到达经济充分进展的阶段, 收入分配将趋于平等。假如用横轴表示经济进展的某些指标( 一般为人均产值) , 纵横表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则这一假说揭示的关系成倒 U字形。库兹涅兹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趋势假设为: 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 尔后是短暂的稳定, 然后在增长的后期阶段逐渐缩小。她认为 5%是经验材料, 95%是推测, 其中还可能有如意算盘之嫌疑。库兹涅兹认为使分配不公平的力量包括: ( 1) 储蓄集中于高收入者手里; ( 2) 增长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动同步, 而工业中的收入不平等高于传统农业中的不平等; ( 3) 工业化中的集中性趋势也会造成很大的不平等; ( 4) 政府对工业的援助导致城乡的不平等。同样减少不公平的力量有: ( 1) 国家经过立法等手段, 如救济法、 累进税、 财产税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平等; ( 2) 技术创新会导致产业或企业进展的兴衰变化, 原有利益分配格局发生变化, 会减低收入分配不平等; ( 3) 人口变动, 如人们会从低收入部门向高收入部门转移, 导致收入差别减小, 这种劳动力流动具有”搅拌”作用, 缓解收入不公; ( 4) 对进展中国家, 很多人设想所谓的”滴漏效应”, 即在经济增长过程中, 分配的利益会自上而下地产生滴漏, 导致收入分配的差距收缩。2.增长极: 指在一个地区中, 围绕推动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工业, 它不但本身能迅速增长, 而且能经过乘数效应, 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