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关 于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的 调 研 报 告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兖州的重要抓手。为推动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更高层次上创新发展,市政协于 3 月中旬至 4 月中旬,对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近年来,随着我市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文明程度日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文明意识有新的提升。我市现已涌现出“全国文明镇村”2 个,全国、省级和济宁市级“创建文明镇村先进单位”分别为 1 个、1 8 个和 3 2 个。 (二)农村文明新风倡树活动不断推进。抓住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有利契机,深入开展了“文明新风进万家”、“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孝顺好儿女”、“月度新事”、精神文明“十佳好事”和道德模范评选等系列创佳活动,起到了示范带动、引领新风的良好作用。 (三)农村精神文明创建载体日益完善。实施了信息资源共 — 2 — 享、广播电视村村通、基层图书配送、文明戏曲下乡和农村电影放映“213 1 ”工程等重点文化推广项目。全市 1 0 个镇(街)全部建起了综合文化站;全市建成“农家书屋”300 余个,藏书 1 2 0 多万册;镇村均建设了文体活动场所。 (四)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村庄“脏乱差”的现象从根本上得到改观;着力整治镇驻地和干道沿线环境,强化日常管理,全面绿化亮化;实施了“绿亮清”工程,积极推行“乡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农村造林绿化和环境美化,建设“生态乡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农民群众缺乏科学文明向上的主流意识,乡风文明建设亟待加强。一是价值取向偏失。有的农民尤其是一些年轻人政治上缺少信仰,理想信念淡薄,集体观念不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的村民消费攀比的现象比较严重,红白喜事送礼风盛行。此外,农村中信教奉经的人数逐步增加,宗亲家族势力有所蔓延。二是陈规陋习抬头。重男轻女、测字卜卦、赌博酗酒等现象在农村较为普遍,调查表明,分别有 3 0 .5 %、3 2 .3 %的村民认为社会风气较突出的问题是封建迷信和赌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