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我市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综合管理 工作的调查报告 根据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我们从四月下旬起,分别对市区两级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进行调研,通过听取情况介绍、座谈研讨、现场察看、走访基层等形式,就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综合管理体制机制的运行状态及健全完善等问题进行深入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长效综合管理工作的基本做法及主要成绩 经过几年的奋斗努力,我市于去年五月份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卫”成功后,市政府立足巩固提高的新要求,针对面上短暂时段出现的局部地区卫生状况下滑的现实问题,于七月份及时出台《关于加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的意见》,大力度构建高位协调指挥、全方位广泛参与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区为主、条包块管、综合管理”的城市管理新机制,初步形成了“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的大城管格局,城市管理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卫生环境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名片形象有了新的提升。 (一)加大组织力度,建立健全了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机制 2 1、加强领导,建立了高位指挥协调机构。市政府为了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巩固和发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全面推进“新四城”创建工作,于去年七月底成立了淮安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市长任主任,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成员由市直相关部门、各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全市性城市管理发展战略,决定城市管理重大事项,协调委员会各组成部门、单位搞好城市管理工作,负责城市长效综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开展新“四城”创建、城管创优等活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检查、考核、评比工作,会办、交办、督办城市管理中的有关问题。办公室设在市城管局。五个区和辖区内机关基层单位也都相应成立了城市管理领导组织和工作机构。 2、明确责任,大城管格局初步形成。市城管委将城市管理细化为 17 个方面职责目标,内容覆盖市政设施、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农贸市场、河道水面、违法建设、建筑工地、园林绿化、交通秩序、环境保护、住宅小区物业、公共场所卫生、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及病媒生物防制、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单位环境卫生、地名和地名牌等广泛领域,并且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科学划分市、区两级城市管理的职责任务,将市直相关部门主城区部分管理事项下放(或授权)给 XX、XX 两区政府行使,与管理职权相配套的经费正在划转之中。目前 3 已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