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纸——大家所不知道的事!(更新“关于刷新速度”) 看见大家对电子纸的内幕都有兴趣,我就来爆一些内幕吧。呵呵。 首先,说明一下我的背景,5 年做电子纸相关开发,当时拿了笔风险投资,自己再投了点钱,想做一个阅读器。2 年后,因为市场不成熟+技术不成熟,撤出。项目宣告失败。 目前已经离开这个行业快 4 年了,很多新的趋势不知道,只能谈谈一些基础的东西。 关于元太(PVI) 元太的背景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只是,大家知道为什么是元太做电子纸吗?按照规模来说,获得电子纸技术之前的元太,在台湾只能算二、三流的液晶面板生产企业,其他如奇美、宏基什么的规模远远超过元太。 原来是地域关系。查查 GOOGLE 地图,看看元太的厂,隔壁是什么?对,飞利浦。 当年飞利浦的电子纸技术刚刚准备投产,寻找代加工企业,元太因为距离比较近,获得了便利。而且最主要的,元太的流水线虽然落后,只能生产中小尺寸的屏,但当时的电子纸技术也不成熟,大规模生产超过 10 寸的屏,成品率更低,至于更大的,只有实验室做了(PS.这也是为什么展会上都展出大屏的原因,那才是技术)。 关于元太的产品 元太生产的其实是电子纸显示模组。这个问题我是很久以后才搞懂的。 什么是模组?就是一切都给你搭配好了,只要你使用一个规范的借口,加上 MCU、ram 和程序、外设就能够运行的显示屏。目前大家所谓的显示屏都是这样的模组形式。 模组由显示屏本体、行扫描芯片、列扫描芯片和 FPC(软排线)共同组成。比较好的模组会提供驱动芯片、钢架等等,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产品。 (这里要批评一下元太,当年我拿到的屏都是没钢架的,实验室测试的时候很容易就出现断线、或者只有半截屏能刷新的问题,咨询元太技术,告诉我说,他们供应给 SONY 的屏加了个钢架!我说,为什么不给我们加?他们说,那个是 SONY 定制的!!!我倒啊!后来才知道,标准模组都有配钢架,除非客户说不要,那也会配个塑料架!) 而这当中,最主要的就是显示屏本体了!不过,这里就有内幕了。元太本身并不生产电子墨水,电子墨水由荷兰那边提供,是一大桶一大桶的。不过提供也不是提供给元太,而是提供给日本的凸版印刷(TOPPAN),这家企业负责将电子墨水与 ITO(铟锡氧化物)玻璃进行封装。初步判断是台湾或者元太封装能力不合格的原因。 封装好的玻璃交给元太,邦定行扫描芯片和列扫描芯片。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邦定的形式,大家看见那些屏幕边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