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什 么 叫 起 承 转 合 ?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承述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我们一般写作文,也应该做到这样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善救首尾”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即“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是就诗歌内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如果我们在鉴赏古体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一 、关于诗的"起 " 古人对于诗文的开头十分重视,有 “凤 头”之说 。大 凡经 典 之作,无不在如何 经 营 “凤 头”上 煞 费 苦 心 ,以求 收先 声 夺 人或 “意在笔 先 ”之效 。“起”的方式很 多 ,有 明 起、暗 起、陪 起、反 起、逆 起、单起、对起等 ;或 以景 起,或 以事起,或 直 抒 胸 意,或 比 兴 寄 托 ,但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开门见山、当头棒喝;一种是迂回入题、托物起兴。无论哪种“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力求笔势突兀,句法挺拔,起到振起全篇的作用,古人谓之“突起”。 今天主要介绍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种。 1、 明起。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 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 2、 暗起。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 如:邵雍《清夜吟》中“月到中心处”。 3、 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 如:苏廷页《汾上惊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4. 反起。不从题面说,而光从题之反面着笔。 如:杨万里《伤春》中: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关于点题 点题要尽可能避 用题面字 。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诗 中用“朝辞”点题中“早发”。“白帝城”因 没 有 别 称 无法避开。《黄 鹤 楼 送 孟 浩 然至 广 陵 》“故 人西 辞黄 鹤 楼 ,烟 花三 月下 扬 州 。”诗 中用“故 人”点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