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利率市场化:案例剖析与经验借鉴

利率市场化:案例剖析与经验借鉴_第1页
1/7
利率市场化:案例剖析与经验借鉴_第2页
2/7
利率市场化:案例剖析与经验借鉴_第3页
3/7
利 率 市 场 化:案 例 剖 析 与 经 验 借 鉴 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货币管理当局通过放松和消除直接信贷配给计划和利率上限等措施,逐步纠正市场机制在利率形成和传导、利率管理和利率结构等方面被抑制和扭曲的状态,使利率水平由市场资金供求自主决定,其核心是利率形成机制市场化,除此之外还包括利率传导机制、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 一、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案例剖析 从 20世纪 70年代起,东南亚和拉丁美洲众多发展中国家先后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它们的经历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在很多方面都发人深省。从改革历时长短、各国改革的初始条件和制度基础等因素出发,可将发展中国家的利率市场化大致分为激进和渐进两种类型。 (一)激进的利率市场化——南锥体国家案例分析 南锥体国家包括智利、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国,其利率市场化始于 20世纪 70年代,是其一揽子金融自由化改革措施的核心内容。它们的利率市场化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速度快,其中,智利和阿根廷都是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就几乎放开了全部存贷款利率;二是都没有成功,且对经济造成了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成为利率市场化的反面案例。 1、智利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智利的利率市场化从 1974年 5月开始,到 1975年 10月完成。1974年,智利首先放开了商业银行以外的短期资本市场利率,一年以后,1975年 10月,由商业银行和国家储贷机构收取的利率也被市场化,从而利率几乎完全由市场资金供求自主决定。在智利这样一个 20多年来一直实行金融抑制政策的国家,利率市场化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就完成了,改革的激进程度可见一斑。 但智利利率市场化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虽然改革开始后智利的实际利率水平迅速由负值变为正值,从而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如使货币和金融资产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大幅度上升、通货对存款的比率稳步下降,但随后利率大幅飙升到令企业和居民难以忍受的水平,并和汇率高估一起,引起了众多企业倒闭,并伴随着对主要银行的挤兑,导致从80年代初开始智利陷入金融危机之中。 2、阿根廷的利率市场化 与智利类似,阿根廷也采取了一步到位的利率市场化。1976年,阿根廷放开了大额可转让存单利率,到 1977年就放开了所有存贷款利率,从而在一年多时间里就完成了利率市场化。 但到 80年代初,阿根廷就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1980年 3月,阿根廷的一家大银行倒闭,1980年 5月,政府被迫干预其他 3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利率市场化:案例剖析与经验借鉴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