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7页 利用参数求轨迹方程 四川江油中学 唐秋明 邮编621700 在高中数学中,我们常常遇到求动点轨迹方程,这个课题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有些求轨迹方程问题中,对于动点的坐标x、y 不容易找到直接的关系,而如果选择适当的参数,轨迹的参数方程却较容易求得,所以,利用参数求轨迹方程是解决比较复杂的求曲线方程问题的重要方法。对用参数求轨迹方程,有不少同学感到无从下手,故本文在这里归纳出利用参数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方法,以帮助同学们掌握解体规律,提高解题速度。 由曲线的参数方程{x=f(t)y=g(t) 形式我们可以看出, 曲线的参数方程{x=f(t)y=g(t) 实质上表示的是曲线上的动点坐标(f(t),g(t)),故求曲线的参数方程就是求动点的坐标。因此,根据求动点坐标的不同方式,对求曲线的参数方程有以下解法: 一、 坐标定义法: 这种方法就是充分利用题目中的条件,用坐标的定义,将动点的横纵坐标分别用与 x 轴平行和与 y 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然后根据动点运动时联系这两个线段的变量关系,设置参数建立方程。 例1. 如图,OB 是机器上的曲柄,长是r,绕点O 转动,AB 是连杆,M 是AB 上一点,MA=a,MB=b。当点A 在Ox 上作往返运动, 第 2 页 共 7页 点B 绕找点O 作圆运动时,求点M 的轨迹方程. 探求:由坐标定义,设动点M 的坐标为(x,y),过M 做X 轴的垂线,垂足为M’,则 y=M’M;再过B 作X 轴垂线,垂轴为B’,过M 作BB’的垂线交 BB’于 N,于是,x=OM’=OB’+B’M’,由观察可知:线段 M’M、B’M’及 OB’的长度与∠MAO 的大小相关,所以设∠MAO=θ ,则得曲线的参数方程 s i ns i n)(c o s222aybarbx 二、 配方法 当动点是已知方程的圆锥曲线的中心或顶点时,由于圆锥曲线的中心和顶点均可用配方法求得,所以,对此类问题通常利用配方法求解。 例 2:设曲线09cos8cos9sin6222yxy,当θ 变化时,求Y X O B A M M’ B’ N 第 3 页 共 7页 抛物线顶点的轨迹方程。 探求:因为,将方程配方后就可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故将方程配方为: )cos4(2sin32xy 即得顶点轨迹的参数方程: sin3cos4yx,化为普通方程是: 191622 yx。 三、 公式定义法: 对于可用公式或定义表示的动点的轨迹,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公式或定义直接表示该动点坐标,然后再根据题意选择参数(确定参数),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