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职业技术必修课 学 时:84 学 分:5 先修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 一、 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主要专业课,旨在向学生系统介绍制冷原理和制冷装置(以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为主),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 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使学生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各种空调用制冷系统的组成,制冷系统部件的构造、工作原理、主要性能、使用范围和一般选择计算方法,同时也对其他制冷方式作了简明介绍。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制冷方法 (一) 目的与要求 1.了解普冷范围几种制冷方法的基本原理及热力学特性; 2.重点掌握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各种制冷方法 1.主要内容有蒸汽压缩式制冷、蒸汽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吸附制冷、热电制冷、涡流管制冷等制冷方法的基本原理及热力学特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蒸汽压缩式制冷、蒸汽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吸附制冷、热电制冷、涡流管制冷等制冷方法的基本原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在普冷领域有哪些常用的制冷方法? 第二节 制冷的基本热力学原理 1.主要内容有机械能、电能或热能驱动的制冷机的能量转换关系以及制冷机的性能系数、制冷循环的热力完善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制冷机的性能系数、制冷循环的热力完善度。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制冷机的性能系数、制冷循环的热力完善度为什么能反映制冷循环经济性? 第三节 热泵 主要内容有热泵的定义、性能指标,热泵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热泵的定义、性能指标,热泵系统工作原理。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热泵及其性能指标。 课后练习 要求学生课外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制冷技术最新发展概况,提高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以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提问相结合,并观看制冷方法的 Flash动画演示,加深对本章知识的认识。 第二章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一) 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过程及热力计算; 2.掌握单级蒸汽制冷循环的热力特性分析; 3.掌握液体制冷剂的过冷和回气过热 ; 4.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过程 。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1.主要内容有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与循环,压焓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