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制药企业洁净区人员行为规范要求

制药企业洁净区人员行为规范要求_第1页
1/9
制药企业洁净区人员行为规范要求_第2页
2/9
制药企业洁净区人员行为规范要求_第3页
3/9
制药企业洁净区人员行为规范要求 一、洁净区级别划分标准及要求 制药企业洁净区划分-GMP(10版)将其分为4个级别区(A级、B级、C级和D级); 洁净区的要求-要对其环境中尘粒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其建筑构造、装备及其使用应当能够减少污染物对该区域的进入、产生和滞留 洁净区对尘粒及微生物有标准要求; (一)净化区空气悬浮粒子标准 洁净度 级别 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立方米 静态 动态 ≥0.5μm ≥5.0μm ≥0.5μm ≥5.0μm A级 3520 20 3520 20 B级 3520 29 352000 2900 C级 352000 2900 3520000 29000 D级 3520000 29000 不作规定 不作规定 (二)洁净区微生物监测动态标准 洁净度 级别 浮游菌 cfu/m3 沉降菌(90mm) cfu /4小时 表面微生物 接触(55mm) cfu /碟 5指手套 cfu /手套 A级 <1 <1 <1 <1 B级 10 5 5 5 C级 100 50 25 — D级 200 100 50 — 二、洁净区(间)主要污染来源 ·工作人员:约占 50~80%或更高 ·生产设施及物料:约占 15 ~30% ·环境设施:约占 5% ~20 % (一)尘粒和微生物的进入和产生 1、不合规的更衣及外装 2、不规范的操作行为 3、生产线的“动态”生产 4、环境屏障净化系统失控失效 (二)尘粒和微生物散播 1、触摸接触污染 2、空气流动污染 (三)主要污染源 1、人是最大的污染源 人体、内衣、工服外饰、卫生、习惯和行为均会产生大污染; 其中皮肤、头发、口、鼻(眼等)、工服工鞋和化妆品等均是主要污染源; 研究资料介绍: 咳嗽/次:散发约 70万个尘粒 喷嚏/次:散发约 1 40万个尘粒 交谈/分钟:1.5 万~2.0 万尘粒 头及皮肤上有几万个到几百万个微生物 指夹污垢中有几千万个到几十亿个微生物 每只手可携带 40万个细菌;刚洗过的手,每平方厘米也可检验出 3200个细菌 洁净室内人员穿无菌服时,静止时发菌量一般为10~300个/分钟,躯体一般活动时的发菌量为150~1000个/分钟,快步行走时发菌量为900~2500个/分钟; 洁净区人员培训不规范或考核确认不达标,内衣和卫生不 符合要求,操作人员不熟练或素质低进入洁净区后,其习惯和行为不规范,会产生新的大量污染源(连续不断产生和散发大量微粒和微生物进入空间),导致洁净区/室洁净度大大降低,直接污染药品; 高素质、技术熟练的操作人员是控制污染和洁净生产最重要的保证条件之一; 洁净室内人员有更大的责任去理解、接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制药企业洁净区人员行为规范要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