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我国当前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三个部分组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加上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面对家庭“空巢”化和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极大危机。另一方面除了公办的机构养老面临一床难求“等不起”的难题;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养老机构的模式,也可能在我国面临“水土不服”的风险。以高端养老机构为例,在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有限的支付水平限制了高端养老机构的定价空间,护理服务的高人力、高管理成本也抑制了高端养老机构的利润。高端养老机构空置率高,“付不起”已成普遍现象。所以,当前,大力发展介于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社区养老是我国当前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本文旨在依托我国强有力城镇基层社区管理组织,创新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实践与发展1 资料与原则1.1 资料来源1.1.1 国际研究进展为了更好地应对老龄化,2012 年世界卫生组织选择世界卫生日的主题〔1〕是“老龄化与健康”,口号是“健康有益长寿”。如,肯特大学个人社会服务研究小组发布的“健康与社会照料单位成本”2013 年度报告〔2〕;欧洲六国的国家卫生和社会保障系统中,关于老年人护理需要与社会照料服务的范围〔3〕。1.1.2 国内统计资料主要有:①参考与老年人社区服务相关的统计资料,包括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民政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等在内的各种全国性统计年鉴及国家及地方相关文件,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 年)的通知(国办发〔2011〕60号),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 年)的通知(国办发〔2011〕61 号),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等②选择天津高校的相关专家学者、部分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民政部门的管理人员、老龄委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对他们实行访谈,获得最终指标。1.1.3 实地调研数据参考天津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关于建设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的实施意见等资料;设计天津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情况调查表,重点调研天津滨海新区民政局、新港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该中心经政府投资 2900 万元筹建,是当前天津市规模最大(建筑面积 6500m2)、设备最为齐全的社区服务中心。1.2 内涵与原则1.2.1 内涵根据综合评价理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之前应先明确评价的目标,同时界定所要评价对象的范围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