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作业1.Escherichia coli K12 ( λ )的中文全称为大肠杆菌溶原性噬菌体2.G+的细胞壁的特有成分为磷壁酸;G-的细胞壁的特有成分是脂多糖3.G+菌的细胞壁的肽聚糖由L-氨基酸、二氨基庚二酸和 D-氨基酸 组成4.H2O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单纯扩散;K+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5.按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性质可以将培养基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 复合 (半合成)培养基6.病毒按核酸类型分类可以分DNA病毒和 RNA病毒两大类7.病毒的 蛋白质 部分具有抗原性和治病性;而决定病毒遗传和变异的是病毒的核酸部分。8.病毒体内灭活的物质有抗体和干扰素。9.病毒衣颗粒的三种对称性构型分别为20 面体对称、螺旋对称型和复合对称型10.产荚膜细菌在营养缺乏时可以利用荚膜作碳源和能源11.大豆根瘤菌与大豆的关系是共生关系,噬菌体与细菌的关系为寄生关系,产抗生素细菌与非产抗生素细菌关系为偏害关系70% 的乙醇杀菌能力最强。12.放线菌的的菌丝有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 三类13.革兰氏染色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乙醇脱色。通常革兰氏阳性菌呈现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呈现红色。14.根据细菌对温度的最适生长要求,可以将其分为四类:嗜冷菌、嗜温菌、嗜热菌和 嗜超热菌15.观察菌落的特征通常要从表面特征、边缘特征和 纵剖面特征。16.含有温和噬菌体核酸的宿主细胞称为溶原细胞17.好氧呼吸是以O2 为最终电子受体其最终代谢产物都含有二氧化碳和水18.核糖体是由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19.荚膜的化学组成为水、多糖和 多肽20.酵母的无性繁殖方式有出芽生殖和裂殖21.绝大部分放线菌经革兰氏染色后呈紫色;22.抗生素是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能杀死其它微生物或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抗生素有广谱和狭谱之分。23.蓝藻的异形胞具有固氮的功能24.利用 CO 2 为唯一碳源的微生物是自养型微生物,利用有机含碳物质为碳源的是异养型微生物25.酶的活性中心包含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26.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的细胞壁的合成27.球菌的大小通常用直 径来描述,杆菌的大小常用长与宽的乘积来描述28.任何一种培养基均可以配置成液体、固体和 半固体 三种形态29.噬菌体有毒(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两种。30.土壤是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它具有微生物所必须的营 养 和微生物生长繁殖及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各种条件。31.微生物的营养需求有水、碳素营养源、氮素营养源、无机盐 四大类 (第五类是 生长因子) 32.微生物吸收营养的方式有单纯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