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编制技术大纲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二〇一五年六月目录1、总论1.1 目的意义获得安全的饮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基本生存权。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供水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保障饮水安全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稳定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 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贯彻落实《水法》、践行治水新思路的具体体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 号)明确要求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提出到 2020 年“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的目标。 为切实保障饮水安全,水利部下发了 《关于开展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的通知》(水资源【 2011】329 号),对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 需对我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进行现状调查评估,编制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为开展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作打好基础。1.2 方案编制基本原则(1) 实事求是的原则。 方案充分反映饮用水源保护的本质特征,达到水源保护的实际效果。 编制的各个环节均应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 符合客观实际需要。(2)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 方案切实体现以预防为主的思想,预防和治理相结合。 污染治理控制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结合, 点源治理与综合治理结合,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结合, 工业布局调整与基础设施建设协调统一,区域整体优化原则。(3) 适用性原则。 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 方案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易于推广应用,并具有持久效果,前瞻性强,以保证方案的全面落实。(4) 与流域污染控制相协调的原则。 方案的编制, 应与流域内水污染防治规划和环保规划相协调,统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工作。(5) 统筹管理的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科学分析可能导致饮用水源地污染的各类问题,对影响水源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污染进行统筹治理。(6) 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原则。(7) 以人为本、公众参与原则。 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的目的是人民大众的饮水安全,在规划方案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公众的广泛参与。1.3 方案编制依据1.3.1 主要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年 8 月);(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