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好帮手——初识 PowerPoint 教学设计<一>、案例背景信息1、模块:小学信息技术模块五2、年级:小学五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电子工业出版社4、学时数: 1 课时<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PowerPoint 2003 是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 2003中的一个重要软件,它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编辑在一个作品中。学生在之前没有学过Office 2003 中的软件,但学过了系统中的写字板软件,对类似Office软件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两年,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上面没有问题。本课是 PowerPoint 2003 的第一课时,所以本节课旨在先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体会PowerPoint 2003 的有趣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PowerPoint 2003 的学习,是学生一个新知识的开始, 由于 Power Point 与写字板的操作相似,所以在认识Power Point 窗口的时候应该多用比较、迁移的方法组织教学。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五年级的第一课。 是学生在学习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之后,并且学习了电脑绘画、写字板、网上下载、注册邮箱等内容之后的才学习的。可见学生已经可以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操作,对于软件有一定的概念。五年级的学生对计算机都有一个共性:好奇,但是要他真正的按教材去学习一般的兴趣都不高, 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这就需要老师引导、 给予一定的帮助。 所以我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既要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要顾及到学生的技能基础, 还要注意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要注意到他的可行性、操作性和实用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安排的任务要符合学生实际的计算机水平,还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多样性,以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使学生了解 PowerPoint 2003 ,学会启动、退出PowerPoint 2003。B、认识 PowerPoint 2003 的窗口。C、学会放映幻灯片。D、学会 PowerPoint 2003 的视图方式。(2)过程与方法:a、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的学习精神。C、通过适当的自学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D、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初步归纳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行为与创新:a、学生能够不断地去探究,进而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B、学生能够多思、敢问、敢做,从而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