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及乔木样方调查表地点:蛮汉山样方号:面积:5*5 m2 日期:经度:112° 18′02″E 纬度:40° 39′48″ N 海拔高度:1394 m 群落类型:灌木、乔木群落盖度:80 % 群落周围条件:山地生境:平缓山地坡向:坡度:坡位:土壤类型:土壤表面特征:植物种名高度( cm)丛幅( cm*cm )分盖度 % 鲜重(g)干重(g)隐子草37 16 16 49 41 25 57 20 15 48 10 17 39 46 28 12 12 85 44 29 16 57 90 6 56 80 7 59 7 5 55 22 18 44 10 13 40 25 18 39 19 13 45 31 12 35 12 23 37 20 24 25 31 42 冷蒿28 55 29 50 69 45 54 33 38 油蒿26 65 26 50 46 50 17 20 17 63 46 63 39 15 39 37 34 37 35 30 35 40 28 40 58 19 58 37 39 37 46 19 46 70 52 70 47 30 47 55 54 55 40 31 40 55 95 55 50 56 56 60 72 60 50 50 50 24 27 24 56 66 56 50 30 50 35 20 35 45 40 45 47 60 47 50 50 50 54 70 54 78 116 78 62 40 62 13 33 13 54 59 54 47 56 49 50 40 50 58 57 58 40 80 40 66 91 66 53 30 53 50 70 50 55 41 55 54 68 54 备注:重要值计算公式:相对高度 =某种的高度 /所有种的高度之和*100% 相对密度 =某种的密度 /所有种的密度 *100% 相对生物量 =某种的干重 /所有种的总干重*100% 重要值 =(相对高度 +相对密度 +相对生物量) /3 小叶青杨高度米 ,周径 41 厘米生物量计算公式:生物量=* (D2H )* (D-平均胸径H—平均高度)生物量 =* (D2H ) *= 根据样方调查结果可知:样方是以落叶乔木层片和丛生禾草为主。观察可知小叶清扬的数目分布与它所处的位置有直接的关系, 如山坡上的生长比较集中而山顶生长比较稀疏,这个现象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山坡与山顶水分的热量分布不同导致的,山坡的水分和热量比较适合与小叶青阳的生长。植物种名总株数覆盖率% 干重(g) 鲜重(g) 相 对 高度相 对 密度相 对 生物量重要值隐子草18 35 冷蒿3 5 油蒿40 40 42 120 由调查结果可知: 本次实验对蛮汗山的灌木进行调查,因为气候的恶劣以及种间的强烈竞争, 样方中只有三种灌木。并且以隐子草和油蒿为主,如表所示。该两种植物为了更好的防止干旱,适应干旱蒸发,集群生长,其平均高度都在40cm 左右。通过这次灌木样方的实验,我们学习到了很多灌木方面的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