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考研专业课培训专家网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招收硕士讨论生入学考试民法试题 A卷及答案详解专业: 民商法学考试科目: 民法一、 论述题( 共85分) 1.试论所有权与知识产权的本质区别。2.试论法人的法律人格。( 15分) 3.试述中国婚姻法修正案的主要新规定及其立法意义。( 15分) 4.试述民法之本位。( 20分) 5.论物权的动态化( 从归属到利用) 的立法思想。( 20分) 二、 案例分析( 15分) 的8月原告薛明向法院起诉, 称被告李忠 1990年8月向原告借款8000元人民币并提供有李忠字迹的借条( 借条中没有还款期限) , 1997年至1999 年间被告归还了其中的 800 元, 尚欠 7200 元未还, 要求被告偿还此款, 并支付滞纳金及利息。被告李忠辩称: 被告不欠原告的钱, 原告提供的是假借条, 况且原告提供的借条是1990年的日期, 已过诉讼时效, 要求法院驳回其起诉。在法院审理时, 因被告不愿交鉴定费而未对借条予以鉴定。问: 1.此案涉及诉讼时效的哪些基本原理?2.作为审判法官, 如何认定借条的真伪?如何处理此案, 其法律和法理依据是什么?一、 论述题1.试论所有权与知识产权的本质区别。答: 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对其制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依法所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作为民事权利的一种, 与所有权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客体不同, 所有权的客体为有形的物, 而知识产权的客体则为无体物。由此又可引伸出两者的其它不同之处。第一,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体财产权。依传统民法理论, 财产可分为有体财产与无体财产两大类, 前者是指占有一定空间, 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 人们用五官可感知的某种物质实体, 而后者则为人类脑力劳动制造的非物质财宝, 没有形体, 不占有空间。作为所有权客体的物即属前者, 而作为知识产权客体的智力成果则属于后者, 它本身即没有形体, 不占有空间, 但它可经过一定的客观形式表现出来, 而且具有广泛的传播性, 能够为人们所了解和掌握。第二, 知识产权的内容具有财产权和人身权的双重属性。在知识产权领域内, 除商标权不直接涉及人身权利内容外, 其它各类权利均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的双重内容。而所有权则仅为财产权。第三, ””知识产权须经法律直接确认。哪种 知识 能够作为知识产权的客体, 须由法律具体规定, 有的知识产权的取得还须履行特定的法律手续, 经国家主管机关依法审批。所有权则由于物的公示而自然存在。第四, 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制造智力成果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