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次配线加工操作工艺模板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次配线加工操作工艺一.二次配线原则 1.线束整体横平竖直, 线束内无导线无交叉、 扭曲等现象, 绑扎固定牢固。 2.扎带和螺旋管间距均匀一致。 3.线束在经过安装安装板、 梁尖角需有一定的距离和防护。 4.接线弯曲弧度一致 5.线束不防碍元件拆卸和操作。 6.线束距发热器件及裸露母线留有一定距离。 7.接线点紧固、 可靠。二.二次配线加工操作1.查看电装技术说明: 详细阅读电装技术说明并确定二次控制回路导线颜色、 截面选用, 屏蔽线选用; 接线端头和扎带及螺旋管等辅助材料材质的选用等。对于不理解和有疑惑内容同技术人员和工艺人员沟通确认, 以免由于理解错误造成返工。2.审图: 在阅读完电装说明后进行审图, 将一次系统图和二次原理图纸和板面布置图结合相互对比理解, 看图纸有无问题, 比如指示灯颜色和安装位置是否一致, 线号有无重复; 控制回路电源取样同一次图是否一致等等。根据自己经验推断如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技术人员进行更改, 尽量避开按图施工后出现更改。另外根据柜体安装方式和元件安装位置确定导线敷设路径。3.配线前准备工作: 在完成上述两项工作后, 做配线前准备工作。例如: 满足颜色、 截面和材质要求的导线, 灯钮标牌, 线号打印, 接线片, 压线钳, 自制蜂鸣器2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等工具, 绑扎敷设使用扎带螺旋管等辅助材料。减少在配线过程中来回寻找工具和辅助材料等影响工作效率。4.下线: 根据图纸和元件布置位置确定导线敷设路径, 进行下线。方法: 尽量采纳”点对点”进行剪切过门线( 屏蔽线、 电源相线、 零线) , 为方便技术更改的需要, 每 10 根线可留 1 根富余线。 下线方式为沿线束实际敷设路径进行测量并加上预留长度为实际下线长度, 下线预留富余量: 下线长度在 2 米内预留 150mm 的富余量, 下线长度在 2 米以上时预留200mm 的富余量。5.配线原则: 箱门; 箱柜内横线束以安装板、 安装梁为参考, 竖线束以垂直竖梁或箱体折弯角的边为参考确定线束敷设位置, 做到横平竖直, 整齐美观。线束从横线束向竖线束弯曲直角弯敷设时, 采纳先里向外的方式单根依次握线弯曲, 弯曲弧度到位象, 并整体绑扎缠绕螺旋管。5.1 门上配线: 门上配线分为: 线束绑扎和线槽配线( 自动化和西门子合同项目) 安装元件前一定要先粘贴元件代号标识, 避开配线位置错误。方法: ① 把每根过门线都穿上线号, 从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