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亚健康状态中西医认证及诊断标准的比较讨论张荣兴 佟子林亚健康一词最早出现于 20 世纪 80 年代, 前苏联学者 N.布赫受教授经过讨论发现, 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 人体的确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 称为”亚健康状态”或”第三状态”, 也称”灰色状态”。由于当前国际上还没有对亚健康状态的概念、 内涵、 外延进行严格的界定, 因此, 对亚健康状态准确的检测诊断较难, 本文从亚健康状态中西医认证、 诊断视角出发, 对亚健康状态检测诊断进行探析。一、 亚健康状态的证候特点亚健康状态是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问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 是机体尚无器质性病变仅有某些功能性改变的”灰色状态”, 或称”病前状态”、 潜病期等。其临床突出表现特点是: ”一增三减”, 即: 疲劳增加, 活力、 反应能力、 适应能力减退。一般来说, 亚健康状态由四大要素构成: 即排除疾病原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 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问的中间状态或疾病前状态, 在生理、 心理、 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态, 以及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退状态。WHO 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 真正健康的人仅占 5%, 患有疾病的人占 20%, 而 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科学认识亚健康状态, 有必要分清亚健康状态和与相关医学问题区别: 一是亚健康状态不完全同于亚临床: 尽管亚健康状态与上游的健康状态和下游的疾病状态有部分重登, 但区分也是明显的。亚临床是有主观检查证据而没有明显临床表现, 如当前常见的中老年人亚临床颈动脉硬化, 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有较明显的颈动脉内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膜增厚, 甚至有斑块形成, 而无临床表现;而亚健康状态者具有头痛、 头晕和胸闷不适主诉, 但血管心脏超声及心电图检查都未发现异常。二是亚健康状态不完全等于慢性疲劳综合征(CFS )。首先 CFS 具有国际统一标准, 亚健康状态至今没有;其次 CFS 在 18 岁以上成人发生率仅为 0.004, 而亚健康则为 70%, 两者间悬殊甚大;再者国内描述的亚健康状态多数经过积极干预恢复健康, CFS 则仅有30%能够恢复健康状态。三是界定亚健康状态还应注意同临床功能性疾病和精神心理障碍性疾病及某些疾病的早期诊断相区别。需要指出的是, 当前亚健康状态还没有建立统一的推断标准, 中、 西医对亚健康状态的理解和界定范围也存在很大差异, 这些均是鱼待讨论解决的问题。二、 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