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 信息的十大基本性质(1)普遍性 ( 2) 客观性 ( 3) 动态性 ( 4) 可识别性 ( 5) 可传递性 ( 6) 可处理性 ( 7) 可度量性 ( 8) 可共享性 ( 9) 依附性 ( 10) 时效性 2、 信息的五大作用(1)信息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条件 ( 2) 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媒介 ( 3) 信息是重要的、 活跃的生产力要素 ( 4) 信息是社会、 经济进展的资源 ( 5) 信息是管理的基础, 是决策的依据 3、 广义的信息资源的概念广义的理解, 认为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 信息生产者、 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即广义的信息资源由三部分组成: ①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各类有用信息的集合; ② 为某种目的而生产各种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的集合; ③ 加工、 处理和传递信息的技术的集合。 4、 信息资源的普遍性(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稀缺性; 使用方向上的可选择性)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 2) 稀缺性。 ( 3) 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知识点一: 信息资源配置的需求导向原则需求导向原则。用户的不同个人需求会极大地影响资源配置模式, 因为资源配置模式显然应采纳需求导向原则。这个原则类似于”优先级”的概念, 即先满足迫切需求信息资源的部门, ”注满”后将”溢出”的信息注入次需要的部门, 依此类推。知识点二: 信息资源的选择标准( 信息质量; 易用性; 来源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① 信息质量。只有建立了一套较为合理的规则和方法, 让相对较为有效的信息传输到网上, 才能使信息质量得到保障, 同时也使信息资源更有效地被利用, 实现高度的资源共享。② 易用性。要最大程度地满足各个层次的用户需要就必须优化信息, 使信息使用者得以方便及时地”各取所需”。③ 来源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信息源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无论是对信息源本身、 对用户还是对网络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④ 提供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有必要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层次、 不同角度的信息, 最大程度地满足多个用户的个性需求。知识点一: 讨论分支情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以信息经济为基本讨论。2、以衡量社会的信息流量及信息能力的讨论。知识点二: 波拉特测算方法的三大突破一是将社会的基本产业结构从克拉克的三分法进展为四分法; 二是制造了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的概念; 三是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制造性的方法来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