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及复习 一、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二、功的公式:W=Fs 用该公式计算时,先考虑该公式中的力F 和距离s 是否满足“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若有一个因素不满足,则表示该力不做功,或做的功为0。当物体水平移动时,物体的重力不做功,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也不做功。 三、功的原理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不但不省功,而且还费功) ⑴对于斜面,题中说明该斜面是光滑的,这时认为使用斜面所出的动力做的功和不使用斜面直接用手对物体做的功相等,即:W 有=W 总。 ⑵对于滑轮,题中说明不计滑轮重力,不计绳重,不计摩擦的,这时认为使用滑轮所出的动力做的功和不使用滑轮直接用手对物体做的功相等,即:W 有=W 总。 四、有用功W 有 —— 是人们需要的,必须做的功。 五、额外功W 额 —— 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如果不做额外功,就不存在有用功。也就是说我们得不到需要的了。所以额外功不能消除,只能减小。 六、总功W 总 —— W 总=W 有+W 额 七、机械效率: (η <1,η 是个百分数) 八、机械效率的计算 (针对使用杠杆或滑轮或斜面等机械的机械效率计算) 1、有用功W 有=不能用机械,只能用手直接对目的物体出的力做的功。 2、总功W 总=使用机械(如:滑轮组、杠杆和斜面等)所出的动力,对目的物体所做的功。 3、对竖直方向的滑轮组 同时存在,缺 一 不 可η= W有W总× 100%①使用竖直滑轮: ②不能使用滑轮,只能用手直接提起目的物体到高度为 h 处。【假设:①人只能站在地面,人有足够的力量,手能无限伸缩。②人站在离地面高度为 h 的地方,且力大无穷】 要把目的物体提起,手出的力必须大于或等于目 的物体的重力。在本册课本里所探究物体的运动都是 匀速直线运动,(后面的物体运动都看成是目的物体做匀 速直线运动)。所以当手匀速提起目的物体时,手出的力=目的物体的重力,即:F手=G物。提升的高度同样为 h,则目的物体在手出的力 F手的作用下,沿该力的方向运动一段距离,则 F手对目的物体做了功 『 F手对目的物体做的功=克服重力 G 做的功 』。这个功就是有用功 W有=F手h=G物h。 4、对水平方向的滑轮组 ①使用水平滑轮: 绳子固定端绳子自由端F--人使用机械出的动力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绳子自由端或动力移动的距离-sh-物体上升的高度GFhs=nhF做总功W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