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加工余量的确定 1、 课题:加工余量的确定 2、 教学目标: ( 1)理解加工余量的基本概念 ( 2)掌握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 3)运用加工余量的计算 3、 重点: ( 1)加工余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 ( 2)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4、 难点 ( 1)加工余量的计算 ( 2)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5、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举例对比法、图示法、分析引导法、诠释法等 6、 教学时间:90 分钟 1 教学过程 【 新课引入】(讲授时间:5 分钟) 数控车床轴类零件的加工 毛坯:Φ22mm (图1) 〈提问〉:加工该简单阶梯轴, ①从Φ22mm 加工到Φ20mm,切除金属厚度为多少? ②从Φ20mm 加工到Φ17mm,切除金属厚度为多少? ③加工该轴,共切除金属厚度为多少? 〈学生答〉:①2mm ② 3mm ③ 5mm 【 新课讲授】 一、基本概念 1、加工余量等概念(讲授时间:10 分钟) ( 1)含义 ①加工余量是指加工过程中所切去的金属层厚度; ②工序余量是相邻两工序尺寸之差; 2 ③加工总余量是毛坯尺寸与零件图的设计尺寸之差,它等于各工序余量之和。 〈提问〉:什么是加工余量?加工余量可以分为哪些? 〈学生答〉:①加工余量是指加工过程中所切去的金属层厚度; ②工序余量和加工总余量。 〈提问〉:在图1 中,哪些是加工余量?工序余量?加工总余量? 〈学生答〉:①加工余量:2mm, 3mm, 5mm ②工序余量:a、Φ22mm→Φ20mm 2mm b、Φ20mm→Φ17mm 3mm ③加工总余量:2mm+3mm=5mm 教学方法:通过图示将加工余量、工序余量、加工总余量形象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区分和理解。 ( 2)公式 式中Z∑ ——总加工余量; Zi——第i 道工序余量; n——工序数量。 『 练习』:用公式计算图1 中加工总余量 5(mm) 2、工序尺寸内容(讲授时间:10 分钟) ( 1)工序尺寸: ①mm、②mm 〈提问〉:各工序尺寸的基本尺寸?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公差? 3 〈学生答〉:①Φ20mm,Φ20mm, Φ 19.97mm, 0.03mm; ②Φ17mm, Φ 17mm, Φ 16.95mm, 0.05mm。 ( 2)工序尺寸的公差标注“入体原则”: ①被包容面的工序尺寸取上偏差为零 “基准轴”(只小不大) ②包容面的工序尺寸取下偏差为零 “基准孔”(只大不小) ③毛坯尺寸的公差一般采取双向对称分布 引导学生思维,复习已学过的尺寸的公差标注 3、计算公式(讲授时间:15 分钟) 求基本余量(Z)、最大工序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