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育人品味 校园文化就是以校园为空间,以教师学生参与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交往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校园文化是营造素质教育氛围的心路之途,是铸塑校园精神的建构之本,是弘扬人文精神、培养人文底蕴的陶冶之源。因此,我们根据整体优化的原理,优化构成校园文化的各个要素,确立了“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建设优良校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全面育人功能”的目标。 一、努力创建优美校园环境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环境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的作用,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宁静有序、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 我们整体规划改造了校园的静区与动区的布局。既因地制宜,又有利于教学;既整齐美观,又大方实用;既着眼于近期使用,又考虑到长远的发展。对校园内的各种教育园地、橱窗以及道路两侧、走廊等标语牌的设置,注意了它们的内在联系,既有独立性、又有整体性。 我校教学楼色彩的基调单一,为了使学校整体的色彩和谐,我们以“绿”为主,美化校园。绿化覆盖面积达80%,整个校园,满目青翠。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校园环境,体现了高格调、高品位的文化环境氛围,无疑使人心情舒畅,心灵也随之净化,这与小学生纯真和喜好幻想的天性是相吻合的。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更能激发孩子们对心灵美的追求渴望,使内心的精神世界与外部的环境相和谐。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更能激发孩子们对心灵美的追求渴望,使内心的精神世界与外部的环境相和谐。学校的绿化与学生的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学生在参与绿化管理的劳动过程中,既学到了劳动的知识、技能,又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还培养了自治、自理和热爱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整洁美丽的校园,体现了学校的精神文明程度。我们制订了清洁校园、净化校园的规章制度,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卫生班评比制度》、《绿化区管理制度》等,建立了由少先队进行检查、评比的激励机制。在潜移默化中,学校讲卫生的要求变成学生自觉的行动,他们以讲卫生为荣,地面哪怕只有一点纸屑杂物,都会立刻自觉地捡起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进一步内化为优良的品德素质。 二、发挥环境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