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年12月30日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学校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对学科布局进行调整,于2008年7月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过2年多的建设,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创新和实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学科与专业建设、科研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工作、教学科研保障条件建设、干部队伍与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逐步稳定,取得初步成效并形成良好的发展势头。为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努力方向,抓住发展机遇,不断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设想”和《关于做好“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制定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一、学院“十一五”建设工作总结及存在问题分析“十一五”期间是学校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也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从建院到各项工作起步并逐步走向正常发展时期。学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立足本科教学,重视科研,致力于师资队伍建设,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学科与专业建设取得进展,各项事业都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为“十二五”时期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一)建设工作总结1.创新和实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学院目前已有3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专业,软件工程,还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法班)专业。目前正在申报的物联网专业已通过省评。经过3年的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成为省级特色专业。学院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等3个硕士专业;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等2个专业学位授予点;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等2个工程硕士领域。学院在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方面突出,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2003年,我校与巴黎高等计算机学院(ParisAcademyofComputerScience)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双方联合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该项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办学成绩显著。2.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加强,学科点建设取得新进展2008年7月至今,学院先后增设本科专业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人才培养方向)和软件工程(嵌入式人才培养方向),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人才培养方向)已归属张家港校区;学院积极开展特色专业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特色建设专业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在学科点建设方面,认真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点的申报工作,通过省学科专家组评审,为该学科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3.科研工作2008年7月至今,我院完成的科研总量超过189.6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万元,江苏省教育厅科研经费20万元,校级科研经费12万元,科技开发与服务111.2万元。“十一五”期间,我院教师在各级期刊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包括一级学术期刊117篇,国际学术期刊(含重要国际会议论文集)48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文献检索33篇。此外,出版专著2部。在学术交流方面,参加重要国际国内会议14人次,其中国际学术会议9人次,国内学术会议5人次。在科研成果获奖方面,共获得各类奖项74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2项。4.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师资队伍建设初步取得成效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努力增补博士学历教师的基础上,把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学院青年教师的培养上。2008年至今,柔性引进具有国际背景的教授1名,对学院学科方向建设、研究生培养和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补充博士4人,硕士1人;选派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人员19人,攻读硕士学位人员1人,国内外进修18人;“十一五”期间,新增“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有3名教师晋升教授职称,9名教师晋升副教授职称。通过师资队伍“十一五”计划的实施,学院的师资队伍在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上均得到较大的改善。5.学生工作目前我院共有本科生780人,研究生共162人。我院有专职辅导员6名,专职辅导员的年龄、学历、职称、专业以及学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