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劳动法资料--问答题(1) 1、简述国际劳动立法产生于19 世纪下半叶的原因。( 1)国际工人运动的推动。( 2)为缓和劳资冲突的需要。3)国际间经济贸易的竞争,为平衡国际间人工成本的需要而进行劳动标准的国际间约束。 2、简述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从劳动法的概念中,可以明确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调整两部分社会关系,其中劳动关系是劳动法调整的主要社会关系;除劳动关系外,劳动法还调整与其密切联系的一些社会关系。因此,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指调整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3、简述劳动关系的种类。( 1)从不同所有制关系,可以分为全民所有制劳动关系、集体所有制劳动关系、个体经营劳动关系、联营企业劳动关系、股份制企业劳动关系、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关系等。2)从职业分类上可以分为企业的劳动关系、国家机关的劳动关系、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等。(3)从资本的组织形式上可以分为国有控股公司的劳动关系、私营企业劳动关系、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关系、有限责任公司的劳动关系等。( 4)从工人运动角度分类,可以分为利益冲突型劳动关系、利益一体型劳动关系、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 5)从集体谈判制度上可以分为个别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 4、试列举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 1)列举式方法。①国家进行劳动力管理中的关系。②社会保险中的某些关系。③工会组织与企业在执行劳动法、工会法过程中发生的关系。④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关系。⑤其他有关管理机构在监督劳动法执行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关系。(2)区别式方法。哪些社会关系是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而由劳动法调整,可以用三个因素区分:①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②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直接后果。③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附带产生的关系。符合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均可确定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 5、 简述劳动法与经济法的区别。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非常广泛,它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特定的经济关系。这些经济关系的调整是为了对国家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和加强经营管理,显然与劳动法的调整雇佣与被雇佣的劳动关系是不同的。 6、 简述劳动法与行政法的区别。劳动法和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显然不同,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执行行政职务时发生的各项社会关系,行政关系必须有一方是行政机关,而劳动关系必须有一方是劳动者。 7、简述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劳动法基本原则具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