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直流电路 本章教学要求: 1、了解电路的组成和状态,理解有关基本物理量的定义,熟记它们的单位和符号; 2、掌握欧姆定律,熟悉电路的三种状态。 3、了解电流热效应的应用与危害,了解负载额定值的意义; 4、熟练掌握电阻串联、并联和混联电路的特点及其应用; 5、了解基尔霍夫定律。 6、会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 重点: 1.电路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2.电位的计算。 3、电阻串并联计算。 难点: 1.电源与负载电压方向的判别方法; 2.基尔霍夫电压方程的列写。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练结合、启发式 §1 -1 电路及其基本物理量 一、电路:电流流通的通路,是为了某种需要由电工设备或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 1、电路的作用 (1)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 (2)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2、电路的组成和状态 组成部分:电源、负载、导线、控制装置。 状态:通路、开路(断路)、短路 二、电流 1、电流的形成:电荷有规则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大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即I=Q/t,电流用符号I 表示,单位是安培(A)。 3、电流的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4、电流的换算关系: A101kA3A101m A-3A10m A10A1-6-3μ三、电压、电位和电动势 1、电压 (1)概念: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所做的功,称为a、b 两点的电压,用Uab 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 (2)方向:高电位 低电位,电位降低的方向。 (3)换算关系: 2、电动势 (1)概念:在电源内部外力将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移动到电源正极所做的功,是衡量电源移动正电荷的能力的物理量,符号为E,单位为伏特(V)。 (2)方向:在电源内部由负极指向正极。 3、电位 (1)概念:电路中某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称为该点的电位。选定参考点电位为零,电位的单位也是伏特(V)。 (2)电压与电位的关系: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等于这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即Uab=Ua-Ub,故电压又称电位差。 举例:已知Ua=10V,Ub=-10V,Uc=5V 。求 Uab 和Ubc 各为多少? 解:根据电位差与电位的关系可知: Uab=Ua-Ub=10-(-10)=20V;Ubc=Ub-Uc=-10-5=-15V 课堂练习:课本P30 第2 题 V101kV3V101m V-3V10m V10V1-6-3μ§1 -2 电阻 一、电阻与电阻率 1、电阻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用符号R 表示。其单位为 Ω(欧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