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 Bauhaus) 作为一种设计体系在当年风靡整个世界,在现代工业设计领域中,它的思想和美学趣味可以说整整影响一代人。包豪斯对设计的要求是形象上它不采取模仿何种风格样式,也不作装饰点缀,只是采取简洁和线条分明的设计。简洁又实用是包豪斯时代的标志,也是我们时代的标志之一。 包豪斯的极简主义设计作品展 在 3 月 1 9 日深圳家具展上,由包豪斯的设计师们带来的一系列作品展现了包豪斯一贯的简约和功能主义风格。用金属,夹板,塑料和玻璃制造的几何概念作品,多以圆形和方形,或者其它空间感较强的立体图形构成,给人以新颖时尚的都市现代感。 可以看到,包豪斯家居产品的色泽普遍采用冷色调的黑白两色,少有的红色或者圆形图案也是凸显了它的简洁概念。这盏红白相间的灯,没有任何花纹,仅仅以圆形的流线设计和红色展台来延伸它的时代感,不愧为实用主义的倡导者。 包豪斯千件作品庆建校90 周年 “很多人对于包豪斯代表了什么有自己清晰的见解,但那只是故事的一部分。”包豪斯柏林分部校长Annemarie Jaeggi说,“我们想向大家展示它在不同时期吸收了不同的概念并发展出不同的形态。” 这个(并不那么)“清晰”的关于包豪斯的概念属于1926年至1928年的时期,当时校舍刚搬迁到德绍。这一由格罗皮乌斯亲自设计的建筑是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的典范,其形象也在此后成为了包豪斯的标志。而其教师队伍中囊括了很多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约瑟夫·阿尔伯斯( Josef Albers) 、 瓦西里·康定斯基( Wassily Kandinsky) , 还有保罗·克利( Paul Klee) ; 拜耶教绘画,布罗威尔教家具设计,拉斯洛·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教工业设计,奥斯卡·施莱默(Oskar Schlemmer)教表演,京塔·施托尔茨(Gunta Stlzl)教纺织,而格罗皮乌斯亲自教授建筑。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冰川般优雅的校舍里装满了布罗威尔的闪闪发光的玻璃以及金属家具,并形成了无法磨灭的“包豪斯风格”,对于普罗大众而言,这种风格迅速与“现代风格”密不可分了。 布罗威尔 1926年设计的俱乐部椅 康定斯基作于1924年的无题作品 德绍时期技术层面的绚烂华丽虽然很诱人,但只是包豪斯的一个篇章,正如Jaeggi博士指出的那样。包豪斯在魏玛的早年时期因格罗皮乌斯和教师约翰内斯·伊滕(Johannes Itten)之间的权力斗争而蒙上了阴云,后者是后来非常流行的拜火教成员,对于本能的、精神上的发展创造力的方法非常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