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北房地产市场发展调研报告(见习) 一、城北曾经落后的原因 按照过去的西安市区域布局,东郊是纺织城,西郊是电子城,南郊是文化区,北郊是农业区。 在这样的规划下,其他城区都有巨大的发展,而城北却吃了这次产业定位的亏,建国后几十年间无发展。就是因为这个产业定位,导致城北在西安市民的印象里最差劲,首先是治安不好,外来人口多等,其次就是经济落后,公建配套缺乏,人居条件差。而相对其他城区,城北的经济、商业、科教文卫等,没有一样拿得出手,但是城北具有丰厚的历史文脉、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土地资源,可供房地产发展的空间更大。近十几年来,城北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不久的将来,相信城北就会赶“城东”超“城西”,能与城南、高新争辉。 二、逐渐崛起中的城北经济 由于西安北郊农业区的定位,在建国后的 40年中,北郊的住宅、商服用房、写字楼等房屋建设,几乎没有任何大的发展。只是在道北和北二环之间有一些住宅小区,另外还有 60多家大型仓库。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于 1993年在城北设立,2000年 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2002年 6月国务院又批准在开发区内设立了西北首家国家级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目前市政府北迁正在进行,地铁2号线也已启建;区域内发展潜力开始逐步释放。近几年来,开发区的各项经济指标一直保持 40%左右的增长速度,主要指标不仅在西安市历年经济目标评比中名列前茅,而且在中西部地区同类开发区中也居于前列。 未来城北发展依托西安市行政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及北客站交通中心等三大功能,建设成为集办公、居住、文化、体育、商业为一体的城市新区,按照人口密度、人均居住用地、平均容积率等方法预测,区域总人口为 20万-24万人左右。 依据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西安市对未央新城规划区域的功能布局、道路系统、公共设施及基础设施、绿化景观等方面进行整合,规划将形成“两核、三轴、四区”的空间结构模式。 2核 3轴 4区: “两核”——指以绕城高速为界,未央新城南部的行政中心(市级行政中心)和北部的交通中心(铁路北客站); “三轴”——指区域内三条交通轴线---城市交通轴未央路、对外交通轴绕城高速路、铁路交通轴铁路北线; “四区”——指区域北部的生态区、北客站周边的商业服务区、文景路以西的产业区、行政中心周边的配套居住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北配套方面的建设步伐将越来越快,诸多大型超市、家电商家等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