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史事编年第 2 页《烛之武退秦师》史事编年《烛之武退秦师》涉及春秋时秦、晋、郑、楚等国间数十年的关系。理清相关史事,对准确理解课文十分重要。兹据《左传》(引文出此不注)将该文所涉史事编年如次:秦立晋君(前651)鲁僖公九年秦穆公九年晋献公二十六年《烛之武退秦师》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指秦穆公,“晋君”指齐晋惠公,此句言晋惠公为秦穆公所扶立。是年,晋献公卒,晋陷入内乱。晋大夫里克弑新君献公庶子夷齐、卓子,又使人迎公子重耳,重耳谢不就。又使人迎献公次子夷吾。夷吾欲往,吕省、卻芮曰:“内犹有公子可立者而外求, 难信。 计非之秦, 辅强国之威以入, 恐危。 ”《史记· 晋世家》 )又云:“人实有国,我何爱焉,入而能民,土于何有?”夷吾从之,乃使(xī卻芮厚赂于秦,许割晋河东地。秦穆公以百里奚将兵纳夷吾,齐桓公亦使()朋率师会秦师,共立夷吾为君,是为晋惠公。惠公背约(前650)鲁僖公十年晋惠公元年秦穆公十年《烛之武退秦师》 :“许君焦、 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济而夕设版”是夸张说法。秦穆公有恩于晋,晋惠公背盟毁约。“焦(今河南三门峡市西)、瑕(今山西芮城县南一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其时为晋河东之地。第 4 页《烛之武退秦师》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指秦穆公,“此”指重耳入主晋国事。此句言重耳主晋全赖秦穆公之力。是年,晋怀公主政, 然新君不得人心。 晋人闻公子重耳在秦,阴劝之返晋,愿为内应者甚众。“穆公曰:‘知之欲急反国矣。’赵衰与重耳下,再拜曰:‘孤臣之仰君,如百谷之惠时雨。’”(《史记· 晋世家》 )秦穆公乃发兵助重耳,重耳与秦师济河,入绛,立为晋君,是为晋文公。文公使杀杯公于高粱 (今山西临汾东) 。怀公近臣吕省、()芮等惧诛作乱,秦穆公诱杀之。重耳奔亡于外十九年,艰辛备尝。得秦穆公之助为晋君。其后,秦晋间保持着密切友好的关系。至秦晋围郑,秦单方面撤兵, 秦晋关系出. 现裂痕, 然终晋文公之世,秦晋无战事。郑、楚结盟(前632)鲁僖公二十八年郑文公四十一年楚成王四十年晋文公五年《烛之武退秦师》 指出,晋围郑理由之二, 为郑“贰于楚”。此指晋楚城濮之战时,郑为楚之盟国。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晋师退避三舍,至于城濮(今山东鄄城东南),晋楚大战,楚师败绩。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自晋文公之过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