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10 2011 年烟台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一、书写与卷面(6 分) 二、积累与运用(35 分) 1.背诵默写。 (8 分) (1)山气日夕佳,。 (《饮酒》 )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渔家傲秋思》) (3)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 (4)僵卧孤村不自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 ) (6)见贤思齐焉,。 (《<论语 >十则》 ) (7)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8) ,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中国说》) 2.根据提示,填写句子。(4 分 )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的政治情怀, 千百年来, 无数仁人志士把它作为座右铭,心系苍生,立志为民造福。(2)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应该追求崇高的理想,坚守本真、洁身自好,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的那样,要“,”。3.阅读选段,完成后面各题。(7 分)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1)给加点字注音,并找出文中的一个错别字,改正。(2 分) 风雪载.( )途改为(2)文段①按照顺序进行描写性说明,文段②主要采用了的说明方法。(2分) (3)请你描写一下当地、当季的“大自然的语言”,用上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3 分) - 2 - / 10 4.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下面关于《三国演义》的表述是正确的:它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作者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B.下面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C.“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此 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