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只供学习与交流只供学习与交流康复心理名词解释康复心理学: 是心理学的一个特殊领域,是针对残疾和慢性健康问题人群,研究和应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以帮助其最大限度获得健康、福利、机遇、功能和能力、社会角色参与的心理学分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模式要求生物医学以系统论为概念框架、以心身一元论为基本指导思想,既要考虑到疾病的生物学因素,也要考虑到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将所有这些因素都看做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情感: 则是情绪的高级形式,侧重对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出现的态度的反映。意志: 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构成人的主观意识的第三种基本形式。需要 :是指当环境与有机体之间出现某种生理、心理的不平衡时, 为了恢复平衡而必须活动的一种潜力状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信度:是指一个测验工具在对同一对象的几次测量中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工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效度:指一个测量工具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东西的真实程度。它反映工具的有效性、正确性。常模: 是指某种测验在某种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即可比较的标准。个案管理: 是通过结构性的过程,在有计划的情况下支持和帮助患者协调服务,并达到康复目标。简短干预: 其本身就是一个治疗方法,同时可以有效地提升其他治疗的效果。幻肢痛 :指患者感到被切断的肢体仍在,且在该处发生疼痛。疼痛多在断肢的远端出现,疼痛性质有多种,如电击样、切割样、撕裂样或灼烧样等。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呈发作性加重。各种药物治疗往往无效。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是指个体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打击后所表现出来的长期的异常心理反应。适应障碍: 是个体在生活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异常。心身疾病: 是指一组发生、 发展和防治均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具有躯体病理改变或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幻觉: 这是一种虚幻的知觉,客观上根本不存在任何相应的刺激物,患者却能够感知到它的存在,如听到不存在的声音,看到不可能看到的东西等。妄想: 是指一种不符合事实,患者却坚信不疑,不能以其文化水平或社会背景来解释,无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其放弃的病态信念。家庭心理教育: 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由专业人员和家属共同参与、以传授信息和培养技能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