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村整建办〔2008〕5号关于印发《宁波市“全面小康村”标准及考评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县(市)区村庄整治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市委、市政府实施新一轮村庄整治建设工程的总体部署,2008-2012年间,全市计划创建130个以上全面小康村。为顺利推进全面小康村建设,确保建设质量,现将宁波市“全面小康村”标准及考评办法(试行)印发各地,请各县(市)区认真贯彻执行,并及时传达到有关镇(乡、街道)和行政村。附:1、宁波市“全面小康村”标准及考评办法(试行)。2、宁波市计划创建全面小康村申请表。3、宁波市全面小康村申报表。4、宁波市全面小康村考核指标现状表。5、宁波市全面小康村考核计分表。二〇〇八年六月三日1主题词:印发全面小康村考评办法通知抄送:省“千万”办市“百千”工程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宁波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2008年6月日印发2附件1:宁波市“全面小康村”标准及考评办法(试行)为扎实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的部署和要求,贯彻落实甬党办〔2008〕6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一、宁波市“全面小康村”标准和各项分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考评宁波市“全面小康村”内容共分四个方面、十四项指标量化评价,具体为:(一)经济发展,村强民富(20分)1、经济发展(10分)经济发展好,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在本县(市)区各村平均水平及之上,三次产业发展符合当地实际和要求,得2分,达不到的不得分;人均集体可支配收入达到本县(市)区平均水平的,得4分,超过平均水平每增加5个百分点加0.5分,最高加4分。经济指标均为上年度数值(最小分值单位为0.5分,以下同)。2、农民就业和收入(10分)劳动力就业率较高,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比重大于80%,得2分,低于60%的,不得分;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本县(市)区农民收入平均水平的,得4分,超过平均水平每增加5个百分点加0.5分,最高加4分。(二)设施良好,环境优美(40分)3、村庄规划建设(8分)编制完成村庄建设规划,能较好体现地方特色和乡土风情,并依法报经批准后实施的,得4分,有规划未经审批,得2分,无规划的,不得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依法按规划审批建设用地,村庄规划建设和土地整理效果明显的,得4分。建设用地未经审批的,不得分。4、道路建设和路灯亮化(6分)通村及村内路网布局合理,通行政村公路达到四级以上标准,得1分;村内主干道全部硬化,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90%以上的,得3分,低于80%的,不得分;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100%,其他道路路灯安装率达到80%以上的,得2分,达不到的不得分。5、水系整治和给排水网建设(8分)整治村域河道(河沟)、溪流,搞好改塘和清淤治理,保持水系畅通、洁净的,得4分;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规范合理,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到95%以上的,得4分,低于80%的不得分;处两者之间的,每增加5个百分点得1分。6、电网和通讯信息网建设(4分)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得1分;电话、广播、有线、信息网通达各自3然村(20户以上),得2分;各种线路架设整齐规范,得1分。7、农村环境污染源头治理(10分)全村垃圾及时收集、清运,覆盖全部自然村,得2分,有露天焚烧垃圾现象的不得分;无露天粪缸和简易茅厕,村内卫生公厕布局合理建设达标,实行保洁管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得3分,有露天粪缸的不得分;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尿无害化、资源化治理,塑料农膜回收率在80%以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减量增效技术,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得2分;开展农村污水治理,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较好,得3分。8、村庄绿化(4分)分平原、半山区和山区三种类型,中心村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5%、20%和15%,主要道路和河道两边实现绿化,住宅之间有绿化带,整治清理农户庭院环境,绿化美化庭院村庄,得4分,低于上述覆盖率5个百分点的,不得分。(三)社会进步,保障健全(2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