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放爆竹的利与弊摘要: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烟花爆竹的使用量也大幅度提高,所产生的噪声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使人们不得不认真的思考烟花爆竹的利与弊。本文介绍了我国烟花爆竹的燃放情况,分析了燃放烟花的利与弊,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1 烟花爆竹简史烟花爆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记载,2000 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爆竹。那时的爆竹都是真竹,古人是焚竹发声,故名爆竹。后来,火药开始用于爆竹,最初是将火药装入竹筒里燃放,后改进为用卷纸裹火药来燃放,爆竹也改名为“爆张”或“爆仗”。到宋代,不仅纸制爆仗兴盛,而且烟花成为节日必需之物。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南宋宋孝宗时,元宵节夜晚在宫中一次要放烟火百余架。到明代,藩王、权贵之家,节日也以放烟火来争奇斗胜,促使爆竹烟花规模、花样不断翻新。2 我县烟花爆竹的现状产业现状近年来,我国烟花爆竹产业获得较大发展,各种烟花爆竹销售网点星罗棋布。燃放情况近年来, 民众婚丧嫁娶、 企事业单位各种庆典都在燃放烟花爆竹,而且烟花爆竹档次越来越高,爆声越来越大, 燃放量越来越多,是广大市民目前反映最为强烈的噪声污染。据我们做的不完全统计,仅今年7 月 13 日上半天,城区就有八次燃放,时间总共长达 20 分钟。而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就有89.55%的群众反映经常听到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的声音。该条款考虑到了的实际情况,但实际效果却不令人满意。没有婚丧嫁娶等事,人们会去燃放烟花爆竹吗?可见,限制燃放作用并不大。3 燃放烟花爆竹的原因的分析燃放烟花爆竹作为一项民俗文化,传承近千年之久,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第一点,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习俗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烟花爆竹是春节的节日标志物。春节所蕴含的许多文化意义需要靠它来承载,主要有:1、辞旧迎新的意义,人们是在响彻天宇的爆竹声中进入新的一年的,爆竹声就标志着旧一年的结束、新一年的开始, 没有了爆竹和它代表的意义,除夕子时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时刻。2、庆贺意义,春节古称腊祭,是庆贺过去一年的丰收、企盼来年的更好收成的节日。最重要的节日需要用最热闹的形式来庆贺,而爆竹是制造热闹庆贺气氛的最有效手段。3、驱邪避鬼、 这是春节的一个传统文化意义,要靠爆竹来完成。 《荆楚岁时记》 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神异经》云: “西方山中有人焉, 长尺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