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关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思路与对策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1.2研究意义2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和意义2.1走出去”必要性2.2走出去”的意义2.3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历史沿革3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现状3.1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风险分析3.1.1政策风险3.1.2市场风险3.1.3政策法律风险3.1.4金融环境风险3.1.5文化风险3.2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问题3.2.1投资结构尚待完善3.2.2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够强3.2.3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尚显不足3.2.4企业品牌意识普遍缺乏3.2.5企业文化融合和能力不强4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路与对策4.1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风险防范对策4.1.1政府应加强对实施走出去企业的支持4.1.2企业要做好走出去的前期准备工作4.2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问题化解对策4.2.1政府组织应采取的措施4.2.1制定总体的发展规划与战略选择4.2.2确立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政策取向4.2.3构建和完善监管与服务支持体系4.2.4引导金融企业服务企业资金需求4.2.5推进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立法工作4.2.2企业主体应采取的措施4.2.1完善投资结构与投资方式4.2.2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4.2.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4.2.4着力加强品牌意识4.2.5继续将强企业跨文化融合5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的背景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中国经济体量已今非昔比。近几年来,我国一直保持高速的发展特征,持续的高速增速并不能说明掩盖经济发展瓶颈。面对潜在危机中国在2008年的40000亿计划在短期内使经济有所好转,同时外媒称“中国拯救了世界”。但使中国避开了最佳的调整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最好时期,附加带来的各种负面特征如地方债务、通货膨胀、市场要素价格扭曲、生产率水平降低、结构失衡、整体竞争力减弱。产能过剩是我国目前经济的最大问题。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滚滚袭来,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逐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深刻影响着各国经济的增长和变革,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相应的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引起了我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问题,即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的思考"基于这样的大背景下,于是笔者决定选择这个关于企业走出去的命题来完成这篇讲座论文。研究的意义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对外直接投资,其中不论是以完全竞争为条件,还是以不完全竞争为条件,或者以企业管理。组织和战略理论为基础的理论,都是将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无法直接从传统的对外投资理论中得到充分合理的解释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拥有的是成熟的市场,完善的制度,资源和竞争力都有很大的优势,而我国的市场不成熟,同时又有后发劣势,体制劣势和人才劣势,以传统理论为出发点,仅从技术因素上思考,很难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行为"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明显滞后于企业自身的实践,并没有一套系统成熟的理论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因此,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结合中国企业自身的条件,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模式进行探讨,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总结一点点经验,这就是本文的意义。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和意义“走出去”战略关系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局和前景,其实施有着极大的必要闭性和紧迫性。实施“走出去”战略,不仅可以将中国经济及企业投资状况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还可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帮助解决目前的经济困境,以下从几个方面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第一,实施“走出去”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已是现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目前各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成为一种潮流。并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中国企业能否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为自己拓展生存空间,实现持续发展并在发展经济中取得新的突破,是关系到中国经济今后发展全局和前景的重大战略问题。“走出去”战略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客观需要,对实现中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中国企业自身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第二,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并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国内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