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关于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12024 年 4 月 19 日关于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进展的重要措施。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市农村劳动力实现有序转移和稳定就业,针对金融危机对就业带来的严重影响,近期,市政协社会法制与港澳台侨工作室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经过多种形式对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在深化研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形成了本报告。 一、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与特点 近来年,我市根据统筹城乡进展、构建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围绕就业服务、信息网络、职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四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平台”建设,经过各种扶持和保障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就业、有序转移、保障权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格局。当前,我市农村劳动力从事各种产业生产的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据各镇(街道)上报统计,截止 4 月底,全市共有农村劳动力 47.1 万人(男劳动力 16-55 岁,女劳动力 16-50 岁),已有 31.9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67.7%)转向从事第二、三产业,其中,从事第二产业为 20.3 万人、第三产业为 11.6 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43.0%和 24.7%,尚有15.2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32.3%)仍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总体上看,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转移渠道呈多元化。据各镇(街道)上报统计,现已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 50.2%的人员在外资企业或个私企业工作,13.4%的人员从事建筑业,14.3%的人员从事批发零售贸易,7.7%32024 年 4 月 19 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人员从事交通运输业,8.6%的人员从事社会服务业,5.8%的人员从事其它行业,从事的行业朝多元化进展。 (二)就业人员素养参差不齐。经过对我市 20 个企业近 200 名务工人员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当前,我是转移就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水平差距较大。从文化程度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 4.3%,高中(包括中专、技校)文化程度的占 28.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 67.1%;从专业技能水平看,中级职业资格以上占 8%,初级职业资格占 31%。 (三)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当地。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区域大部分集中在当地,据各镇(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