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冲突与悖论中国法官制度改革刍议

冲突与悖论中国法官制度改革刍议_第1页
1/16
冲突与悖论中国法官制度改革刍议_第2页
2/16
冲突与悖论中国法官制度改革刍议_第3页
3/16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冲突与悖论中国法官制度改革刍议12024 年 6 月 23 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冲突与悖论: 中国法官制度改革刍议——以现代司法理念为分析视角何肖琬作者简介: 何肖琬, 男, 1979 年生, 广东省连平县人。 毕业于山东大学法学院, 获法学学士学位, 进入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讨论室工作至今, 经过国家司法考试, 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曾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及国家级出版物上发表法学论文三篇。以读书、 写作为生活之最大乐趣, 工作之余关注法理学、 民法学讨论动态, 关注中国司法改革和民法典立法进程。内容提要: 经过对中国法官制度改革进程进行分析, 能够发现现代司法理念与法官制度改革之间隐含着深刻的裂痕: 一方面, 现代司法理念在法官制度的设计与操作层面均遭到消解、 抵制和扭曲; 另一方面, 在中国社会转型这一特别语境下, 移植于西方的理念与制度面对中国司法体制中特有的本土性问题, 无法做出回应与解答, 产生了种种悖论。中国法官制度的转型必须充分尊重司法权的制度逻辑, 根据司法权本身的运作规律来重新设计, 循着渐进式改革的路径, 厘清职能、 精简人员、 分流管理, 最终建立符合现代司法理念的法官职业化制度。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修改以来, 最高人民法院全面推出了关于法官职业化的一系列部署和规划, 这标志着中国法官制度在现代司法理念的指导下开始了全面转型。然而, 经过对法官制度改革进程进行考察和分析, 能够发现现代司法理念与法官制度改革之间隐含着深刻的裂痕: 一方面, 现代司法理念在法官制度的设计与操作层面均遭到消解、 抵制和扭曲; 另一方面, 在中国社会转型这一特别语境下, 移植于西方的理念与制度面对中国司法体制中特有的本土性问题, 无法做出回应与解答, 产生22024 年 6 月 23 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了种种悖论。随着中国法官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必定要对改革的指导理念进行反思和重构。一、 现代司法理念与中国法官制度改革进程的内在冲突所谓司法理念是在司法活动中( 包括司法权的制度建构和实践运作两个层面) 被法律职业共同体所普遍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或哲学思想。而现代司法理念也就是指先进法治国家基于人权、 法治等当代价值观念对司法权的性质、 规律、 基本属性和应然模式等等进行抽象和归纳的理论体系, 她是现代法治文化的结晶, 其主要内容包括: 司法中立、 司法独立、 司法公正、 程序正义、 司法公开、 司法效率、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冲突与悖论中国法官制度改革刍议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