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内涵与进展现状1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内涵与进展现状张雨1 高峰2 黄娟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讨论所, 100081) 摘要: 本文初步概括、 总结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内涵, 分析了科技特派员制度与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区别, 并分析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起源、 进展现状及主要运行模式。关键词: 科技特派员制度 内涵 运行模式科技特派员制度于1999年由福建省南平市首创,至 底, 这项工作已在全国24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的近600个县( 市、 区、 旗、 团场) 开展, 许多地区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究和尝试。6年来,这一制度在把科技资源导入农村,激活农村科技要素,促进农村科技进步、 农业经济进展和农村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探究城乡统筹、 推动政府公共资源应用于农村及培育农业技术服务市场发育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随着实践的进展, 如何界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内涵, 成为一个关键性的理论问题。本文将科技特派员制度至于农村科技推广、 ”三农”问题以及整个经济社会转型进展的过程进行讨论分析, 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内涵进行了概括、 总结。一、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内涵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以满足”农民增收、 农村进展、 农业增效”的科技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以市场机制为主、 政府引导为辅,1作者简介: 张雨( 1967-) , 女, 博士, 副讨论员, 硕士讨论生导师, 现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讨论所从事农业科技与农村进展方向的讨论工作, 当前承担课题有 UNDP 项目”科技特派员制度长效机制讨论”等2 高峰: 新疆科技厅副厅长3 黄娟: 新疆科技厅副处长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以科技人员利益、 个人价值实现为导向, 经过”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机制建立利益共同体, 使科技特派员与农民供求有机结合而形成自下而上的创新型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制度。科技特派员制度以科技为纽带, 以农民和科技人员为主体, 用市场机制重组现代生产要素, 经过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把技术、 人才、 资金、 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植根于农村, 是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新生力量。科技特派员制度源于群众的需要、 基层的探究和实践的创新, 是自发形成并在政府的推动下以更好地满足农村进展对科技的需求, 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进展的客观要求, 是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 科技人员与农民有机结合的必定产物。满足”三农”需求是其根本出发点; 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