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的报告——2008年6月6日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3次会议上市发改委主任王毅军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向会议报告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方案》,请予审议。一、前期所做的主要工作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和谐发展所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我市正在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铜陵人民站在新起点上所必须破解的重大难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铜陵优化发展空间、加速工业化、推进城市化的客观要求,更是铜陵消除城乡二元差距,把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全体市民,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进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铜陵作为皖江城市带第一方阵城市,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市辖一县,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比例不大,总体上具备了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早在2007年5月,成渝国家级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刚批准后,我市就立即启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研究工作。在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下,市发展研究中心和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先后到重庆、成都两市及其它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开始着手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建设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方案。今年以来,市委将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铜陵加快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主战略。2月22日市委常委会议做出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制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的决定。2月28日,市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以着力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视察安徽讲话精神为主题,再一次做出了提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部署。在3月26日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姚玉舟在动员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障碍,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在市委的统一部署下,市政府各部门强化认识,加快工作节奏,把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方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展研究中心、政府办、发改委、建委、农委、规划、国土等15个部门通过两次论证会,形成了《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方案》初稿(以下简称《方案》)。《方案》重点围绕统筹城乡规划、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所有权流转等关键环节,用解放思想新观念作指导,力求在超前性、可行性方面有新突破、新跨越。4月9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志刚同志来铜陵视察工作,对铜陵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扩大建成区面积,拉开大框架,建设大城市”的新要求。据此我们及时调整思路,在《方案》中进一步充实了拉开城市大框架,建设大城区,以城带乡,城乡共同繁荣的内容,使《方案》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得到了得升。4月15日,省委、省政府批准马鞍山市、芜湖市为省级城乡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后,我们认真学习借鉴,使我市《方案》框架及内容逐步趋向成熟。经市委常委会讨论并修改后,我市已将《方案》专题向省委、省政府请示,请求批准我市为城乡一体化发展试验区;省发改委于5月28日来铜就此进行了实地调研,近期有望批准铜陵作为全省第一批城乡一体化发展试验区。二、《方案》主要内容(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1.指导思想。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的讲话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要求,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新途径,进一步加快铜陵城市化进程,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新的强大动力。2.总体要求。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布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全面推进城乡规划管理、户籍管理、土地管理、行政管理、公共财政和社会管理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