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老爷岭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工程概况沈 吉 线 扩 能 改 造 工 程 DT4 标 老 爷 岭 隧 道 起 止 里 程 为DK313+165~DK314+738, 全长 1573m。隧道按行车速度 200Km/h 及以上客运专线双线隧道设计。其中, Ⅴ 级围岩 417m, Ⅳ 级围岩298m, Ⅲ 级围岩 558m, Ⅱ 级围岩 300m。主要工程数量: 隧道挖方 234180m3,二次衬砌混凝土 49484m3,喷射混凝土 15318m3。洞内采纳无碴轨道结构, 设计交底时已经确定设计轨轨面至道床底面高度采纳 497mm 。洞门进出口 DK313+165~+183 和DK313+720~+738 均采纳 1: 1.25 斜切式洞门。DK313+715~+720采纳Ⅴ级偏压路堑式明洞衬砌, 其余地段均采纳复合衬砌结构。开挖轮廓断面尺寸见表 1.1。各级围岩衬砌设计支护参数见表 1.2。开挖轮廓断面尺寸 表 1.1衬砌类别开挖高度( cm) 开挖宽度( cm) 开挖面积( m2) 长度( m) 备注Ⅱ 级10501420127.56280本 表 数 据 为设 计 数 值 , 开 挖 施 工 中根 据 现 场 情况 做 微 小 调整Ⅲ 级12181440143.55518Ⅳ 级12481470149.60338Ⅳ 级加强12581470150.89—Ⅴ 级12741486154.40115Ⅴ 级加强12741486154.40284 该隧道范围属丘陵地貌, 地形波状起伏, 相对高差小于120m; 自然坡度约 3~30°, 局部较陡, 植被发育。隧道最大埋深 98m, 位于隧道中部 DK313+985 处。全隧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粉质粘土, 下伏基岩为花岗岩, 风化差异较大。进口段花岗岩全强风化带较薄, 厚 1~3m。出口段 DK313+560~DK314+725 段全强风化带厚 10~40m; 全风化带呈土状, 颗粒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属Ⅲ级硬土; 强风化带呈半岩半土状、 角砾状及碎石状, 属Ⅳ级软石, 全风化层遇水易软化, 崩解; 弱风化带呈块状及柱状, 强度较高, 节理较发育, 岩体较完整, 属Ⅴ级次坚石。隧道复合式衬砌支护参数表 表 1.2衬砌类型初期支护二次衬砌预留变形量(cm) 喷射砼锚杆钢筋网格栅钢架/型钢拱墙( cm) 仰拱/底板( cm) 合成纤维掺量(Kg/m3)部位/厚度(cm) 位置长度(m)间距(环×纵)( m) 网格间距(cm)位置规格每榀间距(m)Ⅱ1.2拱墙/10拱部2.51.5×1————35/30*3~5Ⅲ1.2拱墙/15拱墙3.01.2×125×25拱部 φ8——4055/5~8Ⅳ1.2拱墙/25仰供/15拱墙3.51.0×120×20拱墙 φ8格栅1.0/拱墙45*55*/8~10Ⅳ 加1.2拱墙/25仰供/25拱墙3.51.0×120×20拱墙 φ8格栅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