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职工持股信托方案的可行性讨论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职工持股信托方案的可行性讨论由于当前国内相关法律不配套, 使国有企业职工持股的实践障碍重重。《信托法》的颁布实施, 使得信托方式成为职工持股的解决方案之一。本文就职工持股信托方案的设计原理、 功能解析、 方案设计、 操作流程、 盈利模式、 风险及其控制、 市场空间、 实践意义及尚存的问题等逐一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以期对信托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有一更深化的了解。第一部分 职工持股实践的需求分析广义的职工持股包括经营者持股( 或叫管理层收购, 即 MBO) 、 员工持股( 或叫雇员持股, 即 ESOP) 和混合持股等多种型态。在中国现行的法律中, 没有专门的法律对职工持股予以明确法律规范。在职工持股的具体操作中, 都会遇到一些无法回避的法律障碍, 突出表现在职工持股的主体资格、 融资贷款等方面。一、 职工持股主体资格问题1.持股主体由谁充当。在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超过 50 人时, 由谁来持股。职工持股会没有法律地位, 就无法作为一个企业发起人, 参加企业的发起设立。1999 年民政部停止对职工持股会的审批, 股东超过 50 人时, 无法回避公司法的限制。2.职工持股会或工会的社团法人身份与职工持股的赢利动机相矛盾。社团法人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机构, 而职工持股是以赢利为目的的, 这就与《工会法》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 法规的规定冲突, 这是民政部停止审批职工持股会的原因。3.以新成立公司的方式完成出资, 不但同样有人数的制约, 还会受公司对外投资不超过净资产 50%的制约。二、 职工持股融资的法律障碍1.银行股权质押贷款难就中国当前的法律法规, 职工持股不能直接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中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允许从事股票业务和信2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托投资; 《贷款通则》规定借款人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因此, 当前操作的银行融资大都是经过股权质押贷款的形式完成, 如粤美的经过信用合作社质押贷款。但在这种操作过程中, 存在一个时间差, 即当收购人在股权没有转到其名下的时候, 她无法用股权质押, 而股权转让一般要求支付完股权转让款, 因此这种时间差有时会引起一些非法的资金流动。另外, 当前各大商业银行对股权质押贷款非常谨慎, 持不鼓舞原则, 折现率很低, 因此一般不能完全满足收购人的资金需求。2.民间贷款和委托贷款代价高很多 MBO 和 ESOP 的融资求助于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