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区域经济学教程》学习笔记 主讲:董友涛教授 引言·学习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 第一,从国民经济大系统的角度看,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区际差异很大,各地区生产力发展又极不平衡的社会主义大国,区域问题将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阿题,区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区域经济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和多方面的补充作用。这种区际互补作用对国民经济可产生协调作用。 研究我国的国民经济,如果缺乏空间头脑和“区域意识”,就很难从区域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安全国及各区域的生产建设。困扰我国经济建设多年的“瞎指挥”,“一刀切”,盲目上马,乱铺摊子的弊病及其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与浪费,正是由此产生的。 第二,从国民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要把部门原则同地区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科学的区域经济学理论的指导,没有坚实的区域经济学知识,也是不可能的。特别是领导干部,因为掌管一个部门或一个地区的工作,更要多少掌握一些区域经济学知识,以提高区域决策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甚至决策错误,避免造成浪费和损失。 第三,从改革的角度来看,多年来形成的由国家行政机关实行集中控制的僵硬的经济体制,实践已证明弊端甚多,它使各层次区域的积极性和优势难以发挥,窒息了全社会的经济活力。改革就是要由集中控制变为国家、地方、企业、劳动者多层次的分级控制,在中央、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上,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实现区域经济和全国国民经济稳定协调的发展。 第四,从我国的国际地位来看,我国也是经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世界上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状况与我国相似,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将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为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成功的经验,因此,搞好我国的区域经济学研究和实践不但具有国内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具有国际意义。 第一章 导 论 学习重点 七个基本概念: 1.区域 2 区域是一个多侧面和多层次,且相对性极强的概念,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 政治学认为区域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 社会学则将区域看作具有相同语言和相同信仰及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 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 教材定义为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