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plasmid)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物质,是环状闭合的双链DNA,存在于细胞质中,具有自我复制能力,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能赋予宿主菌某些生物学性状。 异染颗粒(metachromatic granules)又称迂回体,主要成分是RNA和多偏磷酸盐的胞质颗粒,其嗜碱性强,用甲基蓝染色时着色较深,呈紫色。 中介体(mesosome)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 鞭毛(flagellum)是从细菌细胞膜伸出于菌体外的细长弯曲的蛋白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见于革兰氏阴性菌、弧菌和螺菌。 芽胞(spore)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方式。 细菌L型(batcterial L form)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而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有叫细菌L型。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存在于自然界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上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某些微生物不能合成的必须由外界提供的物质。 热原质(pyrogen)即菌体中的脂多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 细菌素(bactericn)某些菌株产生的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仅对与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 菌落(colony)单个细菌生长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叫菌落。 培养基(medium)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细菌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制品。 抗生素(antibiotics)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 纯培养(pure culture)挑取一个菌落,移种到另一培养基中,生产出来的 细菌均为纯种。 消毒(disinfection)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灭菌(sterilization) 生物安全(biological safety)狭义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广义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 毒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是能在宿主菌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称为毒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 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是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