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第1 课时)教案 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A 版选修1-2 第2 页到第4 页 授课教师: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 刘 健 【教学目标】 在《数学③(必修)》之后,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包括画散点图,最小二乘法求回归直线方程等内容.在人教A 版选修1-2 第一章第一节“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这一节中进一步介绍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这部分内容《教师用书》共计 4 课时,第一课时:介绍线性回归模型的数学表达式,解释随机误差项产生的原因,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回归方程的预报结果;第二课时:从相关系数、相关指数和残差分析角度探讨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以及建立回归模型的基本步骤;第三课时:介绍两个变量非线性相关关系;第四课时:回归分析的应用.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1、知识目标 认识随机误差; 2、能力目标 (1)会使用函数计算器求回归方程; (2)能正确理解回归方程的预报结果. 3、情感 目标 通 过 本节课的学习,加 强 数学与 现 实 生活 的联 系,以科 学的态 度评 价 两个变量的相关性,理解处 理问 题 的方法,形 成 严 谨 的治 学态 度和锲 而 不 舍 的求学精 神 .培 养 学生运 用所 学知识,解决 实 际 问 题 的能力.教学中适 当 地 利 用学生合作 与 交流 ,使学生在学习的同 时,体 会与 他 人合作 的重 要 性. 【教学重 点】随机误差e 的认识 【教学难 点】随机误差的来 源 和对 预报变量的影 响 【教学方法】 启 发 式教学法 【教学手 段 】多 媒 体 辅 助 教学 2 【教学流程】 教师操作 复习引入 小结 新课,学生分四组操作 师生共同分析结果 学生阅读课本 作业 3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双边活动 设计说明 备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2 0 0 7 年5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身高标准体重”该指标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形态观具有非常直观的教育作用. 提问:“身高标准体重”从何而来?我们为什么要相信一张表格? 提出将要研究的问题“本年级女生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 阅读思考 引 导 学生思考. 2分钟 复习: 让学生回忆统计学的步骤和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 复习抽样方法,画散点图,利用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