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固始根亲文化

固始根亲文化_第1页
1/10
固始根亲文化_第2页
2/10
固始根亲文化_第3页
3/10
- 1 - 中原(固始)根亲文化 一、固始根亲文化的由来 固始“根亲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移民文化”,被誉为中国移民史上的“活化石”。固始自古就是江淮地区的膏腴之地,鱼米之乡,生产条件优势,这与楚相孙叔敖治水是分不开的。加之,固始特殊的地理和交通区位(三省交界处,又比较偏僻,易躲避战乱),历史上成为中原地区向东南沿海数次大规模移民的肇始地和集散地。在上自秦汉,下至明清的漫长岁月里,徙民南方不计其次。其间有四次较大规模的“移民潮”影响至为深远。事实上,在中国第一次民族大迁移史上(从河洛地区迁至江淮流域),固始就是重要的集聚地。在移民南迁历史上,固始有四次大的移民过程:第一次是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以固始及周边地区为主的衣冠士族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入闽;第二次是唐高宗时期,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府兵、乡勇近万人进入福建,开发建设漳州地区,陈元光被尊封为“开漳圣王”;第三次是唐朝末年,王审知兄弟三人率义军及吏民数万入闽带动的移民潮,王审知被封为“闽王”;第四次是在北宋末年,乡民为避战乱,纷纷南徙福建寻亲投友。其中,尤以唐初陈元光父子率 84姓近万名大唐将士与唐末王审知兄弟率 5000余众义军入闽这两次移民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仅 - 2 - 此两次为东南沿海带去了百余姓氏、近两万先民,开疆拓土,传播文明,繁衍后代。千百年来,这些入闽先人的后裔逐渐播迁至粤、台、港、澳及海内外各地。他们不仅承传了先人的奋斗精神,也把“固始”这个祖根地的符号刻在了庙堂上,记入家谱中,溶入血脉里。据 1953年台湾人口统计资料表明,规模在 500户以上的100个大姓中,有 63个姓氏的族谱均记载其先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光州固始数次移民南迁在中原移民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与客家先民的播迁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数次南迁先民定居和繁衍的闽南人中,有部分因扩散到客家人聚集区而成为客家先民。相关研究表明,至少有 60个姓氏客家族谱记有“秦汉以降,聚族于河南光州”的字样,客家姓氏绝大多数根在中原,光州固始郡望姓氏陈、林、王、郑等位列其中。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历史与考古专家、姓氏文化研究者从历史学、考古学、地名学、语言学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证和研究,得到的结论是:“豫、闽、台一千多年前是一家,其地缘、血缘、史缘、文缘不可分割”,“台湾同胞的祖根 300年前在福建,1000多年前在河南,在光州固始”。固始成为名符其实的“唐人故里〃闽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固始根亲文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